N海都记者 胡婷婷 通讯员 林曼君
胳膊只有成人手指粗、皮肤透明到能看到血管,自主呼吸微弱……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都是急匆匆来到这个世界的早产儿。
每年11月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旨在呼吁公众关注早产儿健康问题,改善早产儿的生活质量。11月16日,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妇产医院新生儿科举行“有爱有未来,相信拥抱的力量”早产儿日主题活动。不少早产儿“回家”相聚,现场分享心路历程、育儿经验,并与仍在院的早产儿父母进行面对面交流问答。
那么小天使为什么会提前到来?怎样避免早产?早产儿又该如何护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负责人蔡文红主任表示,胎龄小于37周就是早产。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世界上有1500万早产儿,其中中国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众多,例如:年龄因素(低龄或高龄)、体重过轻或过重、宫颈手术、子宫畸形、母体慢性躯体疾病、辅助生殖技术、宫颈短、孕期反复出血、感染、既往自发性流产/早产、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心理因素以及遗传倾向等等,都可能造成早产。
那宝妈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有效降低早产风险呢?蔡文红主任建议,宝妈们要定期产检,做好孕期保健,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高龄孕妇必要时增加产检次数。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孕妇,需要进行积极地治疗。此外,孕妇在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劳累和外界刺激,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饮食均衡,睡眠充足,科学运动,注意补充叶酸预防神经血管畸形。孕晚期卧床休息时,以左侧卧休息为主。如果是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妇,要警惕切口妊娠以及胎盘植入,这类问题有可能会危及孕妇生命。
此外,良好的家庭护理是早产儿安全及追赶生长的重要保障,以下几个热点问题也是每个新手父母必修的重要功课。
1、如何识别黄疸?
黄疸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黄疸,一种是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一周到十天会自行消退,早产儿会稍有延长。注意保证喂养、排便,可以适当晒太阳,定期到医疗机构监测黄疸数值;病理性黄疸会出现四肢或手足心均出现黄疸,进展迅速且迟迟不退,或消退后又重现,甚至会出现嗜睡、拒奶、烦躁、抽搐等症状,需要尽快就医治疗。
2、吐奶了咋整呀?
新生儿吐奶是正常现象,不要马上抱起防止宝宝发生呛奶,让宝宝侧卧吐干净,及时清理鼻子口腔内的残留奶,每次喂奶后要轻拍嗝可以避免吐奶。
3、鼻尖疹子可以挤吗?
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在前额面颊、鼻尖等出现较多针头样的黄色小颗粒,叫“粟粒疹”一般在出生后数周脱皮后自然消失,不要去挤压、不要挑破以防感染。
4、“枕秃”一定是缺维生素D?
维生素D缺乏早期由于宝宝神经兴奋性升高,会反复摇头摩擦枕部引起“枕秃”。但在合理足量补充维生素D,发育良好的很多宝宝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枕秃”表现。其实不是所有“枕秃”都是病理表现,已经做好维生素D补充的家长不用过于焦虑,新生宝宝由于睡眠时间长,枕部经常与枕头摩擦,尤其如果枕头过硬,都会引起“枕秃”,一般会在一岁左右慢慢好转。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