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为加强本土基金与人才科创飞地的合作,推动“基金+飞地+产业”强招引模式落地见效,晋江举办“本土基金走进晋江市湾区创意创新创造中心(以下简称‘三创中心’)”首期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共晋江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晋江市财政局和福建省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劲邦资本、阳明资本、风泉资本、仁豪资本等6家本土基金代表,以及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30余家企业参与,通闭门会议+项目路演的形式,为基金与入驻科创企业搭建合作桥梁。(融媒体记者许雅玲)
科创飞地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据悉,三创中心自2024年5月揭牌运营以来,已发展成为晋江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的重要平台。一年来,中心累计招引12家企业入驻,促成多个项目注册落地晋江芯智造产业园,其中孵化企业泉州密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在泉州南翼高新区投产,预计年产值超2000万元。此外,中心通过举办一系列科创活动,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10余个项目完成资金与资源对接,初步形成“招才引智-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的全链条服务闭环。
高端项目补链强链成效凸显
入驻企业泉州密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半导体密封材料及含氟类电子化学品研发,其全氟醚橡胶(FFKM)密封圈等产品可替代进口,突破国外垄断,公司依托股东江西亿丰的原料优势和技术积累,未来将为晋江半导体企业提供成本降低30%以上的国产化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晋江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泉州密芯的落地将填补本地半导体高端密封材料空白,是飞地‘异地研发、晋江转化’模式的典型成果。”
博士智库赋能 产学研深度融合
三创中心首创的“博士工作室”成为亮点,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合作” 等灵活机制吸引13位涵盖半导体、AI、新材料等领域的博士专家入驻中心,形成“引进一名博士、合作一个项目、辐射一个产业”的磁吸效应,真正实现了“异地借智,为我所用”的飞地建设理念。中心还促成4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包括密芯科技与高校联合开发的耐高温密封材料技术,进一步推动“湾区技术+晋江制造”协同创新。
晋江市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三创中心将继续深化“深圳孵化+晋江落地”模式,为晋江新兴产业强链补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