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零下3℃的夜晚
是什么引无数学子排队?
最近几天
清华北大学生的“争抢”
让“鹅腿阿姨”迅速火出圈
事情的导火索是这样的
中国人民大学小北门
有一位常年卖烤鹅腿的阿姨
每天晚上九点多出摊
已经卖了近两年,最近突然就不来了
有网友表示
阿姨近期去了清华大学附近摆摊
学生们一打听得知
阿姨不仅暂时“驻扎”在清华门口
甚至每日都被清华学生团团围住
明明在人大门口起步,后辗转北大发展事业
万万没想到
在清华市场爆火,吸引大批粉丝
本来数量就有限的鹅腿还被别的学校分走
人大的同学们纷纷“破防”:
两年的时光终究是错付了
接着,北大的同学也不甘示弱:
我们也没能吃上啊!
“清华北大 鹅腿阿姨之争”
词条甚至登上微博热搜
随着“鹅腿阿姨之争”的爆火
如今想吃到一份鹅腿变得更艰难了
微博上不乏网友分享的
现场排队图
来不了线下的,还有微信群
“鹅腿阿姨”的几十个群里
总是热闹非凡
不仅鹅腿香
与鹅腿有关的产业链也“真香”了
据了解,线上群能买到的数量也很有限
一个群只接受20个预订
“资源有限,没收款的同学今晚没有鹅腿了,
谢谢你们的配合和支持。”
预订结束后,阿姨在群里发布的消息
引得许多没抢上的学生“哀嚎一片”
有网友晒出买到的鹅腿
有学生调侃道:
“我以为他们在搞学术,原来在抢鹅腿。”
也有人表示对这位阿姨的人脉关系感到好奇
认为这或许是一场
隐藏在大学校园中的“人脉江湖”
同学们这么热情
“鹅腿阿姨”怎么看?
“我不太会用手机,很多群都是学生帮我建的。”
阿姨掏出手机给记者看
几十个微信群都翻不到底
每个群里都消息不断
“北大和人大群里天天有孩子问,
什么时候能吃上烤鹅腿,
也不能光在清华卖,
每个学校都得轮流去几天。”
“鹅腿阿姨”介绍
这些鹅腿都是
她亲手冲洗、切配、腌制和烤制的
固定供货商把鹅腿肉配送到家后
每天早上6点多就起床开始收拾
一直忙到晚上天黑
“孩子们这么喜欢也就挺值得。”
今年上大二的王同学告诉记者
同学们这么舍不得“鹅腿阿姨”
主要是因为
学校周边能选择的夜宵种类太少
“要么就去校外吃海底捞、麦当劳,
要么就去食堂买个煎饼,去便利店买关东煮。
现做的小吃太少了。”
众多学子争抢的与其说是鹅腿
不如说争抢的是
下课后一顿美味的夜宵
寒夜里的一次肉食盛宴
和校门口咫尺可得的幸福瞬间
在每一所高校的周边,都有一条美食街;
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都有一家美食铺子。
由此承载的青春和回忆
是他们难以忘记的美好事物
网友评论
由美食所构建的校园回忆
总是那么难忘特别
你们学校附近
有哪些忘不掉的美食?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