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就读于福州第三中学的钟子谦同学分别收到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被榕城家长们誉为“钟神”,媒体也曾多次报道钟子谦的故事。
子谦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写日记,记录子谦成长的点滴,受智慧海都APP教育频道的邀请,她整理了自己于子谦幼儿到高中毕业期间所写的育儿日记,汇编成十一个主题篇章,讲述福州一个普通家庭的育儿故事,唯愿带给广大读者些许启迪和力量。
孩子在竞赛中,最怕父母反反复复纠结……
02 家长的鼓励与支持
家长的鼓励与支持是孩子成长进步的动力。竞赛这条路的艰辛与不易,只有家中有竞赛娃的父母才能深刻体会。孩子在竞赛中,最怕父母反反复复纠结,在孩子坚持要竞赛时,用各种风险动摇和阻挡;当孩子放弃竞赛时,又想让孩子再试试,与孩子经常不在一个节奏上,从而造成孩子很大的压力,孩子还要抽出时间与父母“斗争”。
子谦学习信息学过程中,我们无法教他解题思路和方法,我与子谦爸爸主要是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心理建设。搞信息学竞赛的孩子内心要特别强大,提交错误以及测试数据的影响,都会极大影响孩子们的最终得分,孩子们要勇敢面对失败的结果,不断总结失误,放平心态。心理建设方面的工作常常是子谦爸爸做,他比较有耐心和方法。总之,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做好自己,不能忘记学习信息学的初衷是热爱,只要保有这份热爱,享受这份热爱,无论结果怎样都能平静地接纳它。
二是与老师多沟通。作为家长的我们,要与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阶段目标。子谦学习信息学过程中,小学六年级和初一这两年主要师从宋立林(启蒙老师)、魏丽真老师,她们都给子谦学习信息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还有三中的黄晓燕老师也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初二之后子谦师从黄志刚老师,从NOIP提高组到IOI国际比赛,多年的陪伴,他们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我与志刚老师也成了多年的朋友,志刚老师见证了子谦中学阶段攀登信息学高峰的每一步,见证了子谦内心从患得患失到宠辱不惊。
三是做好后勤保障。小学时每周末半天到三中学习时往返的接送,初中后周未改为一天的训练,我常常做一些可口的午饭菜到三中,确保孩子饮食的卫生营养。象我一样周末中午经常送餐给孩子的家长还不少。
2018年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随笔:
站在三中门口等待儿子。一位身穿校服的女生走出校门,接过穿着工作服的父亲用帆布袋装的午餐。父亲神秘地说:“有你最爱吃的!”女孩打开帆布袋深深闻了一下,开心地往学校里跑。
一位稍壮的小伙子还没走出校门,就兴奋地朝站在树下的母亲喊:“妈,我来了!”母亲笑着说:“你饿了吧!我炖了鸭汤,装得很满,你小心点别洒了。炖了一个上午,放了香菇,多吃点!”壮男孩快速接过母亲递过来的午餐,“你放心,我保证都吃完。”男孩俏皮地笑着告别了母亲。
雨后的阳光不那么刺眼,斑驳的树影在正午时分显得格外的惬意。儿子姗姗来迟,我觉得自己也要就午餐对儿子说点什么。“我将牛肉切薄,用地瓜粉、茶籽油和盐勾芡后做成的牛肉汤你一定喜欢吃,还有大姨托人寄的东北大米,粒粒饱满,香喷喷的!”“妈妈,我肚子饿了!”儿子的这个回答,我感觉不是嫌我唠叨,而是我的话勾起了他的食欲。
一份份午餐,传递着父母与孩子间的真情与爱,在这春日的正午时分,这动人的温馨画面,这感人的爱心传递,显得尤为珍贵和美丽……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