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0年,就读于福州第三中学的钟子谦同学分别收到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他被榕城家长们誉为“钟神”,媒体也曾多次报道钟子谦的故事。
子谦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写日记,记录子谦成长的点滴,受智慧海都APP教育频道的邀请,她整理了自己于子谦幼儿到高中毕业期间所写的育儿日记,汇编成十一个主题篇章,讲述福州一个普通家庭的育儿故事,唯愿带给广大读者些许启迪和力量。
追梦之路是布满荆棘的,是坎坷艰辛的,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子谦与计算机的结缘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那时家里有一台台式电脑,是爸爸为工作需要而买的。看到电脑,子谦对其产生特别强的好奇心,他常常缠着爸爸教他使用电脑,从简单的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到学会简单的网页和小游戏制作。四年级时,子谦参加福州鼓楼区学生电脑制作大赛获二等奖。
子谦结识信息学是经一位学弟父亲介绍去三中课外信息学培训班,开启了他信息学之路。有一次学弟小昕的爸爸看见子谦很认真地在看一本计算机书籍,建议子谦可以去报名参加福州三中的信息学培训班。最初我们对信息学并不太了解,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五年级临近暑假的那个周末,子谦跟着小昕一起走进了福州三中信息学课外班,那个梦想起航的地方。班级里大部分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小学生只有子谦和小昕。初一时,子谦曾写过一篇作文谈到初识信息学的感受:
五年级暑假,我参加了福州三中信息学班。第一天上课,我才意识自己之前玩的网页制作和小游戏都是小儿科,而这里编的才是高水平的程序,这才是真正智慧的较量。数据结构、树、堆、贪心、搜索,足以让初来乍到的我一头雾水。课堂时间总是很短暂的,我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那段时间的每个周末,我总是在书本、讲义和编程中学习着,不到夜里11点,很少上床休息。有一个周六的晚上,我为了做出一道题,一连敲了两个多小时的代码还没有完成。父母看我很投入的样子,也不忍打扰我。当我写完沉浸在通过测试的快乐中时,我发现夜已深,父母已经睡着了。
为了提升水平,我还自学了《数据结构与算法》、《组合数学》、《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等大部头书。为了提高数学思维,我还自学了微积分、高数等知识。“天道酬勤”,渐渐地,我从最初的懵懂到班上名列前茅。“任何困难都不会阻止热爱它的人”这是我常常勉励自己的话。在我的努力下,我成功进入了高级班,与卓立典、闫书弈等优秀学长们一起学习。难度虽越来越高,但我追梦的脚步不会停止!
父母支持我学信息学的前提是学业成绩不能掉,所以,学习上我也丝毫不敢怠慢。小学六年我成绩优异,常常取得各学科满分的好成绩。初一了,虽然我的功课更紧张了,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我科学地安排时间,努力做到学习和兴趣两不误,初一上学期期末考,我以总分286分,取得年段第一的好成绩。
追梦之路是布满荆棘的,是坎坷艰辛的,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小学六年级时我第一次参加全国NOIP信息学联赛,我出乎意料地获得初中普及组一等奖,是当年全省唯一获得一等奖的小学生。初一,我又连获全国信息学联赛普级组一等奖。我的追梦之旅还在继续,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