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新闻详情

6类活动禁入校园,福州市教育局发布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

2024-08-06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记者 齐榕


近日,福州市教育局发布福州市中小学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工作标准以及福州市2024年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其中明确了6类活动禁入校园,例如禁止强制给中小学校、教师摊派下达指令性任务,禁止强制安排师生参与征文、论文评比、演讲比赛等。


据了解,禁入校园的6类社会事务包括:1、强制给中小学校、教师摊派下达指令性任务、开展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如庆典、招商、拆迁等);2、强制安排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类征文、论文评比、案例评选、宣传稿件报送、演讲比赛、座谈研讨、征求意见、学习交流等活动;3、硬性要求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关注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微信公众号,或通过网络投票、点赞、答题、知识竞赛、推广宣传等方式开展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4、安排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或者借用学校场地举办招商、庆典等活动;5、以营利为目的或存在商业夹带的商业活动、商业广告或借机收费的活动;6、其他不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加重教师负担的活动。


与此同时,该标准也明确了可进校园的社会事务,具体为:1、法律法规或者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相关文件中有明确规定的项目;2、教育部、省教育厅部署安排的活动;3、省教育厅白名单规定可以开展的社会事务;4、市教育局白名单规定可以开展的社会事务;5、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的维护稳定、扫黑除恶、防灾减灾、消防安全、禁毒防艾等重要专项工作,确需中小学教师参与的可进入学校,原则上每学年不超过2次;6、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开展的文明、卫生、绿色、宜居、旅游等城市创优评先活动,包含涉及中小学校事项且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可进入校园,原则上每学年不超过1次。


另外,学校可结合自身教育教学需求,自主邀请有关部门到学校开展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不纳入白名单管理范围。


据悉,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实行白名单管理,未列入白名单的事项一律不得进校园,确需增加的,须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且不得突破当年计划总量。市、各县(市)区通过监测、举报、检查、通报、约谈、曝光等方式,常态化做好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规范管理。教育部门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引导社会共同监督社会事务进校园增加学校和教师负担问题,将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列入学校责任督学日常监督的任务,学校责任督学每年至少到校排查1次社会事务进校园情况。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及工作量、教育设施、生源状况、学校特色和学生兴趣等现状,在遵循师生、家长意愿,控制总体数量的前提下,自主选择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开展的社会事务进校园,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后实施。各部门要充分尊重学校的自主权,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教育部国家课程要求,有权拒绝未经审核认定、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进校园事务。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