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新闻详情

警惕“NFC+屏幕共享”陷阱!泉州已有人被骗

2025-10-21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白炯昕


“您的包裹需立即联系快递员”——一条看似寻常的短信,让受害人掉进精心设计的诈骗旋涡。当银行卡被扣款的短信响起时,苏女士才惊觉:这场始于快递的骗局,早已让她在不知不觉中交出所有支付权限。10月20日,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新型组合诈骗正利用技术盲区频频出击,市民需警惕任何脱离官方平台的“验证”要求。


不久前,市民苏女士收到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是:包裹已到小区门外,保安不保管,需要及时联系快递员。短信末尾还附带一个电话号码。苏女士经常网购,所以没有怀疑,便联系了快递员。对方一开口却称苏女士网购时开通了某短视频平台的会员,每月要扣除2000元费用。苏女士听到要扣这么多钱,一时忘了自己联系的目的,赶紧回想了一番,感觉自己真有可能在某个时间段误点试用忘了取消,导致自动续费,于是着急询问还能不能取消。


对方示意苏女士,用手机浏览器输入一个网址,登进去后会有人帮她取消,还强调“双方通话会全程录音”。页面打开后,显示的是一个名为“监管平台”的APP下载界面,该APP界面与政府服务平台风格相似,这让苏女士放下戒心。随后,对方给了苏女士会议号,让她进入会议。进入后,苏女士看到会议里有不少人在聊天,这让她更加相信,这是一个“正规的处理流程”。


“老套路”很快再次上演。“客服”称要取消扣费,苏女士得先出示身份证和银行卡,并下载指定的“NFC”APP进行验证,只有验证信息一致才能确保是本人申请取消。于是,苏女士除了一直保持屏幕共享,还打开了“NFC”APP,最后在对方的引导下把银行卡慢慢靠近手机。在连续收到银行卡被扣费的短信后,她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骗子诱导苏女士下载指定的“NFC”APP,与前面的屏幕共享形成连环诈骗。警方分析:本案中,诈骗分子再次使用了“NFC+屏幕共享”的诈骗方式。改变让用户自行转账的操作,降低了用户警惕,同时也是利用大多数用户对新型支付功能并不熟悉这一漏洞,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圈套。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提醒,市民群众收到快递、送货短信时注意,先别急着拨打上面附带的电话,打开下单的正规网购平台APP与卖家确认核对后,用订单号查询物流信息。不要随意通过平台之外的软件、会议号与他人进行交易转账,不要轻易答应屏幕共享的请求。



编辑:陈悦瑶

审核:江荷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