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沈舜枝
日前,泉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第三届换届大会暨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据了解,泉州目前已创建2个国家级产业集群、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并培育了17个国家级“一村一品”专业村。全市各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310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156家、市级144家。
这次换届最引人注目的是,会员中出现不少企业二代新面孔。他们为农业这个传统产业注入新鲜血液:导入新科技、打通新营销、布局链式产业……
引进先进科技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2015年,福建省春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于泉州德化成立,公司创始人是做陶瓷企业出身的德化老板。2019年,创始人的女儿——英国留学归来的徐婧澜成为这个农业品牌企业的主理人。
“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产品,首先要下定力把产品磨炼好。”徐婧澜接手后,主导了公司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林大学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成立德化春秋山葡萄产业研究院, 首创"葡萄+康养"特色产品矩阵,年产能突破300万瓶养生葡萄酒及50万瓶陈酿白兰地,填补福建省葡萄精深加工技术空白,获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而茂雄集团的二代杨茂森则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安溪,创立了安溪县茂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营食用菌、有机蔬菜等加工、生产、储藏、配送为一体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他主导建立了冷链仓储中心,引进高新运输技术,保证了产品的口感。
用新的理念营销最“土”的产业
农业是最“土”的产业,过去大多是在短距离的农贸市场中完成流通。拥有现代知识与信息的储备的二代们,把现代营销理念导入了这个最传统的产业。
位于晋江的阿一波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在创始人一辈手上,已发展成为紫菜行业的领军者。二代李志江出任总经理后,做了一个重大转型,开拓全国商超渠道。
“相比流通市场,紫菜企业走商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人不敢试。”李志江说,为了避免低价竞争,阿一波一边提升产品附加值,一边大力开拓商超渠道。
成功打入家乐福、沃尔玛、大润发等商超后,阿一波成了全国第一家转型做商超的紫菜公司,而今商超渠道占据公司97%的销量。当批发流通市场还在“价格战”时,阿一波的紫菜产品已经掌握比其他品牌高出10%的定价。
安溪茂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杨茂森则在物流方面做了不少创新,他引进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优化仓储和配送流程,使得茂雄集团的农产品物流园项目成为区域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不仅引领了县域内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与升级,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回乡就业,带动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打通三产 布局链式产业
和老一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做农业不同,企二代们做农业带上了“玩”的心态。
春秋农林科技搭建三万多平方米酒厂、酒窖及配套休闲公园,打造春秋“刺明珠”酒庄,涵盖恒温酒窖、全自动灌装线及观光体验园区,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布局。创新采用"庄园经济+文旅体验"运营模式,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形成集农业观光、酿造研学、品鉴休闲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来这里可以亲子游、摘葡萄、品酒露营。”徐婧澜说,未来,她还要在山庄里做一个“躺平青年俱乐部”,让那些在城市工作中压力较大、急需解压的人来这里生活,他们可以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想在山里待多久都可以,主要是让他们放空头脑,用劳动来疗愈。
“我们不仅要做酒,还要做酒具。”徐婧澜说,德化陶瓷与红酒的瓷酒融合项目,让春秋农林科技真正实现一、二、三产打通,布局了全链条产业。

葡萄园亲子采摘活动很受欢迎
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服务乡村振兴
“我父亲年轻时一直在深圳做生意,赚到钱以后想回家乡办厂,为老家人增加就业机会。”徐婧澜说了自己与父亲两代人回到山里创业的初衷,她从留学归来不久就来到德化,在这里创业,在这里成家,以后也会留在这里。
春秋农林科技现在有两千亩葡萄林,采摘高峰时要雇用180名农民,平时的锄草养护也需要许多人工。酒庄的文旅项目越来越多,为乡亲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工资6000多万元,为本地留守老人、经济困难户等发放慰问金200多万元。

葡萄园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未来,我们还要给乡亲们创造创业的机会。”徐婧澜说,她计划让农民来种葡萄,公司负责输送和指导种植标准,并收购葡萄加工成葡萄酒。
杨茂森的公司每年向周边农民收购几百万元的水果,并通过与农民签订农特产品认购协议,指导农民有规划地种植,促进农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实现企业、农户双赢的目的,助力乡村振兴。

福果的产品销往东南亚多个国家
编辑:肖辛怡
审核:江荷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