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董加固 文/图
9月2日,记者从安溪县获悉,近日,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第七期考古发掘现场传来捷报。在新布设的东部探方中,考古团队发现一处保存较好的冶炼炉操作区,以及多个炼炉与鼓风作业坑组合,为研究宋元时期泉州冶铁技术体系与生产组织方式提供了关键实物证据。

考古现场
本次第七期考古发掘自今年3月启动,聚焦遗址东界,计划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布设探方16个。如今走进现场,可见多个探方已完成清理工作,确认了一处新的冶炼区,其中冶炼炉、炉膛、鼓风道及烟道等结构保存尤为完整,尤为罕见的是部分地上结构得以留存,为复原单体炼炉形态提供了珍贵样本。
“目前我们发现了很多灰坑,发现了比较大的活动面,能够跟炉体所在活动面向连通,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遗迹具体的性质、具体的功能,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关注的部分。”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王蕻荃介绍,考古团队通过精细化清理,发现了多处灰坑和连续的活动面,初步判断该区域为冶炼操作区,正在通过探方间关联分析还原生产流程。青阳冶铁遗址考古工地负责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雅博士后李佳胜表示,目前已发现了明确的4座炼炉和8个鼓风作业坑,其组合关系清晰,不仅反映了高超的冶炼技术,也为估算冶铁产量、研究手工业组织模式提供了新线索,“和前几期的考古相比,在新发掘的冶炼区里,冶炼炉、炉膛、鼓风道、烟道保存良好,为我们估算冶铁产量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位于尚卿镇青洋村,于2020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该遗址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遗产点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编辑:李焕泉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