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新闻详情

泉州清源山频现珍稀鸟影,鸟类爱好者拍到橙头地鸫和棕腹鹰鹃

2025-07-25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田米


近日,泉州观鸟界喜讯连连!泉州市观鸟学会会员傅师伟在清源山新发现两种罕见鸟类——橙头地鸫和棕腹鹰鹃。经专家复核,橙头地鸫正式录入泉州市鸟类名录第404种,棕腹鹰鹃录入为第405种。


同个地方,拍到两种罕见鸟类


7月21日上午,雨后的清源山雾气弥漫,傅师伟和家人到清源山游玩,从天湖停车场行至栈道中段时,一只体型较大的鸟儿在树丛中跳跃的身影吸引了傅师伟的注意。“感觉这只鸟不常见。”他回忆道。由于树丛枝叶茂密,遮挡严重,他只能透过间隙勉强拍下几张照片。现场,他立刻用手机“懂鸟”辨认,初步判断为棕腹鹰鹃。随后,泉州市观鸟学会专家团队对照片进行复核,最终确认了这一结果。


橙头地鸫是在从天湖往回走,距离停车场不到50米的栈道处拍摄的。当时,一只橙色小鸟突然从栈道左侧山边飞到了右侧的栏杆扶手上。傅师伟立刻举起相机进行拍摄、记录,小鸟很快又飞到了左侧的山边。随后,傅师伟又拍摄到了这只小鸟在山坡上觅食和在树上停歇的照片及视频。


凭借着以前在厦门和泉州清源山拍摄、记录过这种鸟的经验,傅老师基本确认它就是在闽南地区比较罕见的橙头地鸫。随后通过与《中国鸟类观察手册》中的对比,并经泉州市观鸟学会专家团队复核,确认其为橙头地鸫,7月21日正式录入“泉州市鸟类名录”,为第404种鸟类。


证实为留鸟,在泉州有夏季繁殖行为


据介绍,橙头地鸫属雀形目鸫科,头部、胸部和腹部呈亮橙色,极具辨识度。它体型在20~23厘米,体重47~67克。在国内,部分为留鸟,部分为夏候鸟,此次记录证实其在泉州有夏季繁殖行为。它多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地带的山地森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性格胆怯,鸣声甜美,食物以昆虫和植物果实、种子为主。


而此次发现的棕腹鹰鹃,偏爱密林深处,常在树冠层活动,繁殖季节为5月至9月,还是寄生性鸟类,会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巢中。


生态越来越好,新物种多样化


“拍鸟需要集中注意力,可以锻炼耐心、锻炼听觉,对视力有一定的帮助,拍摄不同的鸟类收获许多快乐。”傅师伟老师对海都记者说,他是华侨大学退休老师,拍摄鸟类已有四五年时间了,户外拍鸟可以锻炼身体,这次能在清源山同时发现两种不同鸟类并拍摄到很幸运。


“这两种珍稀鸟类的发现,特别在泉繁殖期间出现,不仅丰富了泉州的鸟类多样性,更从侧面反映出泉州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与繁殖空间。”泉州市观鸟学会吴会长对海都记者说,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持续推进,相信未来泉州会迎来更多新的鸟类成员,生物多样性画卷更加绚丽多彩。


橙头地鸫( 傅师伟/摄)


棕腹鹰鹃 (傅师伟/摄)





编辑:周德庆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