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新闻详情

菲律宾“华支”后裔捐赠革命文物

2025-05-23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杨江参

 

一张泛黄的合影、一块意义非凡的纪念牌匾、一卷30分钟的历史影像……5月23日,记者获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成立83周年,一场革命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在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

 

5月20日,泉州市菲律宾归侨联谊会会长、惠安籍菲律宾华侨郑智民之子郑平沙和南安籍菲律宾华侨郭钢之孙郭南生将精心保存的文物史料捐赠给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这些文物包括照片、纪念牌匾及历史影像资料等。


郑平沙捐赠的珍贵照片和纪念牌匾

 

在郑平沙捐赠的物品中,他母亲林美玉与战友们的合影引人注目。照片里,林美玉身着戎装,眼神坚毅,尽显巾帼英雄气概。作为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简称“华支”)第一位女战士,她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身影被定格在那段烽火岁月里。郑平沙一同捐赠的,还有菲律宾“华支”退伍军人总会于1995年赠予他们家的纪念牌匾。

 

“我的父母都是‘华支’的一员,父亲郑智民是最早一批队员,从排长一路成长为大队长,母亲林美玉更是‘华支’的第一位女战士。”郑平沙说,父亲于1936年离开惠安到菲律宾谋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父亲便投身抗日武装斗争第一线,先后担任“华支”第三大队排长、副队长和大队长等职,为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郑平沙将精心保存的文物史料捐赠给博物馆

 

另外一份珍贵的史料是由郭南生代表泉州市菲律宾归侨联谊会捐赠的30余分钟的“华支”历史影像资料。“这份影像资料是我们从3年前开始收集整理的,里面记录了‘华支’相关情况、部分队员资料及‘华支’部分光辉历程等珍贵画面。”郭南生表示,希望这个影像能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


郭南生将珍贵的文物史料捐赠给博物馆

 

这些文物不仅是个体家庭的传家宝,更是华侨先辈投身抗战、浴血奋斗的历史铁证。时光回溯至1942年,当日军铁蹄践踏菲律宾时,当地民众和在菲华人华侨未曾屈服,他们奋起反抗,谱写出壮烈的英雄赞歌,而“华支”就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

 

1942年5月19日,由52位菲律宾华侨青年组成的菲律宾华侨抗日游击支队,在吕宋岛中部的阿莱悦山正式成立。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华支”从最初的52人发展壮大到6个大队700多人,队员大部分为泉州籍华侨。“华支”战士坚持战斗3年多,辗转菲律宾14个省份,前后进行大小战斗260余次,歼敌2000多人,直到1945年7月4日,菲律宾全境光复。

 

“父母留下的这些东西,如果放在家里,只有我们能见到。交给博物馆管理,不仅可以更好地把它们保存下来,还能让更多人了解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他们爱国、爱乡的华侨精神,激励更多年轻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谈及为何将精心保存的文物史料捐出,郑平沙如是表示。



编辑:陈佳卉

审核:宋晖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