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10月19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泉州启幕。近百名来自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非洲地区的政府机构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遗产领域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参加会议。
据悉,本次会议旨在加强非洲世界遗产提名和保护管理能力,促进中非世界遗产领域交流合作,是中国、非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遗产领域的最新合作成果。
会议围绕加强世界遗产提名能力建设、数字创新促进遗产保护与管理、世界遗产教育与高校合作等三大核心主题展开,特别针对世界遗产真实性和促进非洲申报世界遗产深入讨论,并将围绕来自佛得角、尼日利亚、布隆迪、刚果(布)、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潜在提名项目,就如何做好后续申报工作进行深入研讨。会议还将面向非洲地区世界遗产领域专业人员开展为期4天的培训,并实地考察“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地。


活动现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非洲事务处处长穆罕默德·朱玛·穆罕默德发表主旨演讲时,围绕非洲世界遗产申报的现状、挑战与未来战略展开深入探讨。他特别提及中国在遗产保护领域的经验支持,期待深化中非在能力建设、技术交流及联合研究等领域的合作。他呼吁各方创新合作模式,设立明确目标与评估机制,通过本次研讨会细化非洲国家需求,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同时,他表示,此次研讨会为非洲与世界遗产保护各方搭建了对话平台,标志着非洲在提升遗产保护全球话语权、推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埃及金字塔、大津巴布韦遗址等闻名世界。泉州与非洲有着悠久的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历史,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曾到达非洲东海岸,“送王船”习俗与非洲海洋社群文化有相通之处。当前,泉州正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深化和不同国家、地区的互学互鉴。
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丝路发展论坛等重磅活动在泉州举办。 2025年3月,泉州市人民政府出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中国(泉州)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信托基金”。
“泉州将以此为契机,秉持'保护第一、活化利用’理念,为非洲国家的世界遗产能力建设提供支持,本次活动将通过实地考察、主旨演讲、分组研讨、专业培训等形式,帮助相关国家做好文化遗产保护。”泉州市委书记张毅恭表示,希望持续深化和非洲各国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和往来,共建“数字遗产数据库”,推动更多优秀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实现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守护人类文明多样性贡献力量。
据悉,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福建省文物局、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支持,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
编辑:肖辛怡
审核:宋晖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