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新闻详情

防范基孔肯雅热 防蚊灭蚊是关键!泉州疾控提醒……

2025-07-30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薇 通讯员 林真真


根据广东省疾控局通报,截至7月26日24时,今年广东省累计报告4824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泉州疾控提醒,近期若有旅游、商务或探亲等计划前往东南亚、南美洲等境外地区或广东省的市民朋友,要注意防范基孔肯雅热。


据悉,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严重情况可导致死亡。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出行宜携带驱虫剂 返泉做好自身监测


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请注意以下事项:


出行前应查阅旅行保健中心的出境健康提醒及目的地卫健部门发布的健康提醒,应重点关注佛山市等正在发生疫情或存在较高的基孔肯雅热感染风险的地市。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可依据此类信息判断是否应避免前往该地区。


出行时宜携带含有避蚊胺、埃卡瑞丁、柠檬桉油、对薄荷烷二醇等活性成分的驱虫剂,并按照说明使用。也可使用经0.5%氯菊酯处理的衣物和装备(如靴子、袜子、帐篷),使用蚊帐、穿宽松的长袖上衣和长裤。尽可能选择配备纱窗纱门的住宿场所。


返泉后两周内做好自身健康监测。仍需预防蚊虫叮咬,避免将基孔肯雅病毒、登革病毒和寨卡病毒等病原体带入本地,导致本土传播。返泉后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症状,请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近期出行时间和地点,以尽快得到诊治,并及早实施防蚊隔离,避免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夏季蚊虫活跃 这样防蚊灭蚊


个人防护:户外活动,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暴露的皮肤及衣物上喷涂驱蚊剂,并按说明书要求足量、定时补涂。减少在草丛、竹林、积水等蚊虫滋生地附近长时间停留。


环境治理:通过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定期对种养的水生植物换水,能有效减少蚊虫滋生。


管好饮用水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加盖使之严密,养花晒水和空调水的收集容器要加盖或定期清理。


家中盆景、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需5~7天换水1次,换水过程中要冲洗植物根部和容器内壁,防止蚊虫滋生。


物理防治:居住场所可加装纱门、纱窗,室内可使用蚊帐。需要注意的是,纱门纱窗与蚊帐的网眼要足够小,防止蚊虫进入。


化学防治:对于居民家庭或宾馆等居室,可使用市售有合格证、登记证的气雾剂、蚊香等卫生杀虫剂用品进行防蚊灭蚊。


编辑:李焕泉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