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丹萍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住宅小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有效减少电梯故障,及时消除电梯使用安全隐患,避免电梯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乘梯、放心乘梯,日前,泉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泉州市住建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巡查
《通知》要求,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对电梯使用安全负责,依法配备电梯安全总监、安全员,明确规定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岗位职责。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严格落实自查要求,制定《电梯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和机制。
加强电梯日常巡查,对日常检查中发现或使用人反映电梯存在平层溜梯及异常噪音、抖动等安全隐患的,应当停止电梯运行并督促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要公开电梯安全管理的相关记录,公布小区电梯最近一次维护保养信息,内容包括维护保养单位、维护保养人员姓名、维护保养时间和具体内容等。
日常维护保养、检验检测均需按照相关要求
《通知》明确,电梯使用单位要委托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保养,且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告知使用单位,严重隐患要及时报告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电梯生产单位不得通过对售后电梯设置码等技术屏障,影响电梯正常运行和维护保养。坚决杜绝不按要求开展维护保养、维护保养弄虚作假、以修代保等行为,禁止以恶意低价、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手段获取维护保养业务、降低维护保养质量。
电梯使用单位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在电梯检验检测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及时约请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电梯检验检测,并落实检验检测发现问题的整改闭环。电梯检验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检验检测,切实加强全过程质量管控,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坚决杜绝检验检测关键项目数据缺失或存在严重偏差、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检验未发现、出具虚假报告、严重失实报告、现场检验检测人员与报告签字人员不一致、挂证等违法违规行为。
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规范维修资金应急使用管理
《通知》指出,电梯使用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电梯应急救援预案,配备相应的救援工具和设备,每年至少开展1次电梯应急救援演练。要加强消防监控室等岗位值班值守,出现乘客被滞留在电梯轿厢时,相关人员应及时到位,按照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组织救援,确保乘客人身安全。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要确保24小时维护保养值班电话畅通,接到电梯困人报告后,应当立即指派维护保养人员赶赴现场,采取必要应急救援措施。
电梯发生故障、停梯等严重影响居民生命安全、生活便利的情况,可以按规定程序向住建部门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对电梯应急维修。鼓励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在用的住宅小区电梯安全责任和“养老”保险、配备视频监控设施、加装基于物联网的电梯远程监测装置等。
《通知》强调,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电梯使用单位要遏制以修代养、以换代修、扩大维修等非法牟利行为,加强电梯维护保养单位、使用单位、业主三方的互惠互利,促进长效合作共赢机制。
加强老旧电梯的维修、更新或改造
《通知》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轿厢内或者单元出入口显著位置张贴电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应急救援电话等,引导业主正确使用电梯,提升自救能力。物业服务企业应向广大业主宣传电动自行车(电池)不得进入电梯等警示事项及电梯故障应急处置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安装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防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为电梯安全总监和电梯安全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教育培训和岗位待遇,充分保障其依法履行职责。
小区电梯存在使用年限达到15年的,或受水灾、火灾、地震等灾害影响的,或故障频率高,影响电梯正常使用的,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委托具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性能技术评估并根据评估意见增加维护保养频次和项目,或者对电梯进行修理、改造、更新和报废。老旧住宅电梯安全性能技术评估和保修期满后电梯的维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可以从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列支。经业主大会决定,业主委员会账户的公共收益可以用于上述相关费用支出。
此外,相关主管部门严格监督检查,将市场监管部门有关物业服务企业落实电梯使用单位职责情况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信息评价的重要内容,严厉查处未按规定建立并落实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未按要求落实法定检验制度、未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等违法违规行为。
编辑:陈悦瑶
审核:林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