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通讯员 林炜良 游雯星
7月2日,记者从泉州市观鸟学会获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喉林鹟(wēng)首次在泉州被发现,这只带着独特“白喉”标记的候鸟“落户”泉州,使在泉州被记录的鸟类种类增至403种。
据介绍,6月18日,泉州市观鸟学会的陈文森在惠安境内的笔架山巡山时,一串清脆的鸣叫声从灌丛中传出。凭借多年观鸟经验,他敏锐判断这可能是鹟科鸟类的声音。经过耐心隐蔽观察,他终于用镜头捕捉到清晰影像,通过与《中国鸟类观察手册》比对及学会专家复核,确认这只背部棕褐、喉部雪白、胸缀浅棕的鸟儿就是白喉林鹟。
白喉林鹟“落户”惠安笔架山
作为东亚特有物种,体长约15厘米的白喉林鹟有着典型的林栖习性。它们偏爱茂密常绿阔叶林及混交林,常隐匿于林下灌丛,却总因独特鸣唱暴露行踪。这种以昆虫为食的候鸟,繁殖于我国东南部,冬季南迁东南亚,此次现身泉州,为研究其迁徙路径提供了珍贵样本。值得关注的是,白喉林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等级,其生存正受栖息地丧失、破碎化及人为捕捉等威胁。
“笔架山能迎来这位稀客,侧面印证了泉州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成效。”泉州市观鸟学会会长吴轲朝认为,这一意义非凡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泉州鸟类多样性记录,更为闽南山区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吴轲朝介绍,此次发现让泉州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增至83种,加上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总数达104种,占全市鸟类总数的25.8%,珍稀保护鸟类数量居福建省各地市前列。
编辑:陈悦瑶
审核:白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