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9月份,泉州好戏连台,推出数十场公益性文艺演出,涵盖泉州南音、梨园戏、提线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等,欢迎大家前往打卡观赏,感受“闽南戏窝子”独特魅力。

9月泉州推出数十场公益性文艺演出
梨园戏经典剧目轮番上演
南音雅韵穿越千年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具有深厚的戏曲文化积淀。记者获悉,在梨园古典剧院,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将陆续推出形式多样的演出。7日、12日、19日和20日晚,演出剧目有《朱弁·公主别》《高文举·玉真行》《王十朋·十朋猜》等,4日、5日、6日、13日、14日、15日,将接连在石狮蚶江、南安诗山上演6场梨园戏优秀保留剧目,敬请期待。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之一,它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等华侨居住地区,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其中,在南音艺苑,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将推出多场演出,3日、10日、17日、24日下午,带来《薪火相传》专场演出;5日、6日、12日、13日,有《百鸟归巢》专场演出;19日、20日晚,上演《传统雅韵》专场;26日、27日晚,将带来《海丝回响》。
提线木偶非遗专场来袭
看“戏丑”绝活、赏宗教戏曲魅力
泉州木偶戏,源自古代悬丝傀儡戏,是傀儡戏中的一朵奇葩,演员们十指悬丝、张弛有度,灵活自如地操纵着木偶表演。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暑期,泉州提线木偶戏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本月,每周三、五、六、日晚均有提线木偶戏经典小戏上演,主要剧目有《驯猴》《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等。
高甲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素有“无丑不成戏”之说。打城戏是由宋元以来僧、道普度超亡法事仪式衍变、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宗教特征的地方戏曲剧种。本月19日、20日、26日和27日晚,高甲打城小戏专场将在泉州高甲剧院举行;4日、5日、6日在石狮蚶江,9日、10日在石狮锦尚,12日、13日在南安梅山,举行高甲戏优秀传统剧目演出,22日上午,泉州天后宫将带来高甲打城小戏专场。
编辑:肖辛怡
审核:林洪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