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恰逢泉州申遗成功四周年之际,7月28日上午, 2025年第八届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体验营在泉州正式开营。在接下来的8天时间里,来自两岸及澳门地区的22所高校107名师生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聚落文化和传统建筑为主题,汇聚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福州市,共同探讨两市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两岸学子们走进传统聚落
走进传统聚落,实地感受闽南建筑智慧
记者采访了解到,两岸学子们将走进安海镇瑶前村、石狮华山村等传统聚落,实地感受闽南建筑“山海共生”的智慧,之后,还将前往福州,探访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闽派工艺美术发展中心,体验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活态传承;还将聆听两岸专家学者的经验分享,从“文化线路保护”到“传统聚落更新”,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值得一提的是,两岸学子还将组队完成木构作物作品设计,深度协作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写照,将以青春创意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两岸青年在共同考察中增进了解,在合作创作中凝聚共识,把对闽南文化的热爱转化为传承创新的动力。”泉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学子们在行程中多观察、多思考、多交流,把所见所闻所感带回校园,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闽南文化,促进两岸相互了解、增进情谊的青年使者。

活动研讨会
从不同层面读懂闽南文化内涵
台湾与福建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联结,尤其是在语言、民俗、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可以看到闽南文化的深远影响。“像是在台湾,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寺庙建筑、王爷信仰、传统聚落形式,其实都与福建特别是泉州地区息息相关,只是平时我们少有机会深入观察与理解这些文化背后的历史脉络与工艺精神。”来自台湾华梵大学的学子彭咏聪说道。此次体验营安排丰富,他很期待能够从不同层面认识闽南文化的内涵。
“此次活动为我们两岸学子搭起了一座交流、学习的桥梁,两岸传统聚落作为我们文明遗产的重要组分,展现着我们的文化底色,纪念着过往先民,联系着两岸同胞,延续着血脉情结,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学子,我们也应有沉下心来致力于遗产保护和两岸交流的静气。”华东理工大学学生陈兴宇说。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泉州承载着千年文脉的厚重积淀,这里的每一处传统聚落、每一项传统技艺,都镌刻着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的历史印记。
据悉,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体验营已历经八届,一直将文化作为沟通桥梁,为两岸青年打造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坚实平台,已经成为泉州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活动,使参与者在直接的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加深彼此间的同胞情感。
编辑:肖辛怡
审核:白彩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