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通讯员 王玉婷
20日,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受冷空气与台风“风神”共同影响,我省多地将开启“降温+降雨+大风”模式。此外,20日恰逢“世界骨质疏松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1亿人,其中女性患者占比约70%。专家提醒,降温季正是这类骨骼疾病的高发期,保暖与防治需同步跟上。
四类人群属高危群体
福建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阮传亮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会导致骨脆性增加,患者稍受外力就可能发生骨折。从临床情况来看,四类人群属于骨质疏松高危群体:一是绝经后女性与老年男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和年龄增长会直接导致骨量流失;二是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遗传因素会显著提升患病风险;三是长期缺乏运动,且有吸烟、酗酒、过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不良习惯的人;四是患有甲亢、糖尿病、肝病等基础疾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人群。
“腰背部和腿部疼痛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早期信号。”阮传亮表示,骨质疏松会对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最危险的属“脆性骨折”,患者在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如咳嗽、弯腰捡东西的情况下,就可能发生骨折,其中髋部、脊柱、腕部是高发部位。
应对骨质疏松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针对骨质疏松的防治,阮传亮建议“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预防层面,首先要保持适宜体重,过瘦会降低骨密度,过胖则会增加关节负担;其次需均衡饮食,多摄入牛奶、酸奶、奶酪、海带等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同时减盐少糖、戒烟限酒,尽量避免咖啡、浓茶、碳酸饮料;此外,“有氧+力量+平衡”相结合的运动模式必不可少,如快走、慢跑、太极拳、哑铃训练等,既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又能促进钙吸收,减少骨量流失。
编辑:林威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