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5月27日,“合子记——陈国桢藏中国古代瓷盒展”在福建石狮世茂海丝博物馆开幕。
合子记——陈国桢藏中国古代瓷盒展
本次展览由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石狮市博物馆、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福建省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浙江省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宁波市千峰越窑青瓷博物馆的珍贵藏品,通过176件/组古代瓷盒文物,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古代精湛的制瓷工艺与独特的生活美学。
展览现场
据介绍,中国古代关于盒的制作和使用,目前据所见实物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的黑陶盒。从秦汉开始,物质生活的发达极大地推动了各种盒子的创造和制作。唐宋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通行,海外香料的大量输入以及人们生活习惯、审美情趣的变化激发了对盒类贮藏器的需求,价廉物美、造型多样的瓷盒在南北各地广泛生产。宋代是瓷盒生产的极盛时期。
展览现场
通过瓷盒出土情况、器身铭记,结合文人笔记、传世绘画、石窟壁画等的印证可知,瓷盒可专门用作食、药、妆、油、香、茶、首饰、文具等的日常贮存器,亦可作为供奉舍利及珍宝的佛事礼仪用具。早期瓷盒装饰较为简洁,多素面或单色釉彩。晚唐以后,常以刻画或彩绘方法饰朵花、四瓣花卉纹;五代则以素面、细刻纹为主。至宋代,瓷盒装饰百花齐放,刻花、画花、印花、贴花、堆塑、彩绘等工艺各有千秋,龙凤、蝶虫、花果及几何形等纹样美美与共。
记者了解到,该展览将持续至9月14日,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不妨去看看吧。
编辑:潘泽彦
审核:林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