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新闻详情

泉州市场监管部门发出消费警示: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应警惕五类陷阱

2025-05-23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蓉 通讯员 苏晓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老年人关注身体健康,而保健品销售人员往往瞄准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欺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近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出消费警示,提醒老年朋友警惕购买保健品时常遇到的五类陷阱。


陷阱一 虚假功效宣传陷阱


商家往往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声称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实际上,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治疗疾病。比如宣传某种保健品含有特殊成分,“能修复受损基因”“让高血压患者摆脱药物”,这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 亲情营销陷阱


不法分子通过陪老年人聊天、做家务,以及免费送鸡蛋、大米、面粉等方式,引诱老年人上钩,获取信任后再推销保健品。他们还会打着“关爱老人”“健康讲座”的旗号,以公司搞庆祝活动、回馈客户为名,邀请老年人参加活动,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免费吃住,实际上到了所谓的旅游地点,就关起门来进行保健品效果诱导,然后参观保健品生产车间,逐渐诱导其购买高价保健品。


陷阱三 免费体验陷阱


以举办保健讲座、上门服务等形式,邀请所谓的“专家”和“受益人”现身说法,虚构或夸大保健品的效果,哄骗老年人购买质量低劣、价格高昂的保健品。同时,提供免费体检、免费试用保健品等,在体检时故意给出错误的检查结果,夸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然后推荐保健品;或者以免费试用为诱饵,让老人试用一段时间后,声称若不继续购买,之前的效果就会消失,迫使老人购买。


陷阱四 权威认证陷阱


伪造各种权威机构的认证证书、专家推荐等,让老年人误以为产品可靠。比如编造“国家某部门指定保健品”“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等虚假信息,增加产品的可信度。


陷阱五 价格欺诈陷阱


将普通保健品标以虚高价格,再通过打折、赠送等手段,让老人觉得占了便宜。实际上,打折后的价格仍然远高于产品的实际价值。


监管部门提醒老年人,应通过正规渠道学习科学保健知识,如医院健康科普、权威媒体资讯等。身体不适时,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轻信街头巷尾宣传的“特效药”“神药”,避免落入“药托”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同时,还需提高对食品、保健品欺诈及虚假宣传的防范意识。依据相关规定,保健食品必须明确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若有商家宣称产品具备疾病预防、治疗功效,或借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形式进行销售诱导,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若发现商家在销售保健食品时有虚假宣传、价格违法、格式合同中存在不公平条款等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可拨打12315热线进行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



编辑:陈佳卉

审核:宋晖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