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沈舜枝
8月18日是中国人力资源日,记者寻访了泉企最早的人力资源总监(HRD),发现她们的头衔已不再是HRD,而是升为COO、集团副总裁等。她们向记者讲述了泉企人资30年变化。
资深HRD谈30年“招人攻略”
刘莹于1995年入职恒安集团,负责员工招聘管理。“那个时候流行一个说法,女孩子只要进了恒安,就不愁找对象。”刘莹说,那时每次招聘,她们都要躲在食堂的角落里,防止一大堆人涌进来时被撞倒。
大约2000年左右,年轻人不喜欢进工厂了,招聘工作很难做,那时候,每年春节前后都在忙招聘。“哪里有招聘会就冲到哪里,几乎一场都不敢落下。”刘莹说,当时节后便是省外招工“黄金时间”,贵州、云南、重庆、东三省……劳动力多的地方她都去了个遍。
刘莹
2006年起在九牧王制造系统负责招聘工作的郑蔚华,对于这个阶段的招工难也深有体会。“员工就跟宝贝似的,招来了就要想尽办法留住。”
郑蔚华
这时,人力资源的工作不仅要会招工,更要能留住工人。各家企业开始拼薪酬、拼福利、拼企业文化。
文化留人 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用工形式的改变,企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工作提出新的要求。2000年以后,泉企不断推出留人福利,打造晋升通道,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011年,在负责多年的校企合作工作之后,作为HRD的刘莹主导成立了恒安管理学院,全面梳理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并大力发展内训师。此后多年,恒安的管理层95%由内部提拔,许多“恒安人”通过“八子计划”实现老子、房子、车子、票子、妻子、孩子、本子、面子样样俱全的幸福生活。
而郑蔚华在HRD位子上,为企业梳理了“人资三支柱”:技术解决方案专家、共享服务中心、业务合作伙伴。把人资工作从招人管人的层面,提升到战略价值层面。
跳出HRD框架 她们在新岗位上“乘风破浪”
做人力资源工作30年的刘莹,目前担任海纳智能装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COO,负责企业运营和人才培养。
以HRD身份参与过恒安三次变革的刘莹,对于企业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恒安的三次变革包括了组织管理、绩效管理、精益管理、数字化战略等,“人资部门不是旁观者,每次都深入参与,甚至冲在前头。”刘莹说,每次变革,她都要去学习、去执行、去推动。正是这一次次的历练,让她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及具备企业运营能力的管理者。
同样跳出HRD框架的郑蔚华,如今是特步集团副总裁,分管人力资源系统和信息与数字化系统。“要做好人资工作,必须懂业务、懂管理、懂战略,要基于战略去做人资规划和布局。”郑蔚华说。
编辑:陈悦瑶
审核:姚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