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新闻详情

泉州古城“微改造”,西街“最堵”路口华丽变身

2025-10-14 来源:智慧海都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


“13天‘微改造’,西街‘血栓’路口焕新颜!”近日,泉州西街与新华路交叉口完成“隐形升级”,困扰市民游客多年的拥堵难题得到破解。通过巧妙“借地”、多部门联动,这个曾被戏称为“最堵路口”的交通节点,如今变身宽敞安全的通行空间,赢得市民一片点赞。


市民惊喜:

路口变宽了,通行更舒心


“以前这个路口,过个马路人挤人,现在宽敞多了!”近日,不少市民和游客发现,泉州西街与新华路交叉口悄然“变脸”。曾经人车混行、寸步难行的“血栓”路段,如今成了宽敞有序的通行空间,引发市民热议。


家住附近的陈阿姨感慨道:“我每天买菜都要经过这里,以前绿灯一亮,人群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现在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


在附近开店的王先生也竖起大拇指:“以前过这个路口很拥挤,来往的车多人多,看到游客带着孩子经过这时都特别担心会伤到孩子,现在安全多了,改造真的很贴心。”


这一变化解决了古城交通的“老大难”问题。作为通往开元寺的必经之路,西街东段常年人流如织,而西北角人行道被绿化带和行道树挤占,行人被迫走上机动车道,导致拥堵与安全隐患并存。市民林先生回忆:“高峰期时,电动车和行人擦肩而过,经常听到急刹车的声音,现在总算看到改善了。”


多方协作:

13天“微手术”,疏通古城“经脉”


面对这一民生痛点,一场由泉州市古城保护发展指挥部统筹的“舒筋活络”行动迅速展开。记者获悉,在鲤城区政府与泉州文旅集团古城公司的协调下,开元寺主动退让部分花池空间,为改造奠定基础。


“寺庙能为市民游客让路,体现了社会担当。”附近商户李老板称赞道。


9月17日起,省五建施工团队联合交警、广电等多部门展开“攻坚战”,电箱巧妙移位、红绿灯杆保留优化,仅用13天便释放出110平方米的停驻空间。现场疏导交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行人等候区大了,交通压力也减轻了,游客问路的次数都少了。”


如今,路口焕然一新,行人过街不再摩肩接踵,机动车通行效率提升,曾经的“肠梗阻”变为“畅通道”。泉州古城公司相关人员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此类“小微堵点”,用“绣花功夫”提升古城宜居度。

道路改造前


道路改造后


道路改造前


道路改造后



编辑:郭寿权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