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林朱盛
一场精心设计的跨国骗局,险些让一名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女生损失近百万元!在骗子即将得手的关键时刻,泉州警方与银行工作人员合力拦截这场诈骗。
女子赴银行购巨额黄金
柜员发现不对急忙报警
8月初,中国建设银行泉州滨城支行柜员王澜接待了一名神色慌张的年轻女子。腾女士(化名)要求购买价值近百万元的黄金用于“理财”,但其言辞闪烁。王澜察觉异常,立即上报丰泽反诈中心。
尽管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并展示反诈案例,腾女士仍半信半疑。完成购金后,她入住附近酒店。接到预警后,丰泽警方迅速赶到酒店,发现腾女士正被骗子通过耳机指令操控,谎称要赶飞机离开。民警果断阻拦,将她带至分局进一步劝阻。
深陷骗局20天
女子深陷骗局
在警方耐心劝导下,腾女士终于醒悟。她回忆,7月15日,她接到自称“澳大利亚卫生部”的电话,称其身份信息被冒用,随后电话被转接至“泉州市公安局”。对方身着“警服”与她视频“做笔录”,并以“涉嫌跨国洗钱案”恐吓她。
接下来的十几天,腾女士被骗子洗脑,每天在Teams软件进行4次“安全汇报”,甚至手写5500多字的“取保候审材料”。最终,骗子以“105万元担保金”为由,诱骗她向父亲筹款,并专程从澳大利亚飞抵泉州“配合调查”——实则是提取购买的黄金。
警方银行联动
百万黄金成功拦截
所幸,银行柜员的警觉和警方的快速反应,成功阻止了这起诈骗。腾女士后怕不已:“如果不是他们,后果不堪设想。”
泉州市反诈骗中心民警表示,这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升级版,针对留学生、老人等群体,利用“恐吓+隔绝+操控”手段行骗。警方提醒:未知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编辑:潘泽彦
审核:白彩惠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