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泉州 > 新闻详情

婴儿头歪大小眼,妈妈以为“睡偏头”;经查确诊颅缝早闭,医生提醒,出现三大信号需警惕

2025-10-20 来源:海峡都市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刘薇 通讯员 何毓慧


泉州5个月大的兵兵(化名),后脑勺格外扁平,左侧额头却微微凸起,连双眼看着都大小不一。细心的妈妈林女士起初以为是睡姿不当导致的“睡偏头”,可随着异常越来越明显,她心里的不安也愈发强烈。直到带孩子就医才发现,这根本不是简单的睡姿问题,而是需要紧急干预的“颅缝早闭”。医生提醒:家长可以通过3个信号初步识别孩子的异常,早发现早干预。


宝宝头歪眼斜 调整睡姿也无改善


近日,泉州的林女士在给兵兵喂奶时,注意到孩子的头型有些不对劲:后脑勺扁平明显,左侧额头却微微凸起,右眼看着也比左眼小了一圈。“会不会是平时睡觉总朝一边,睡偏头了?”她心里犯着嘀咕,试着调整孩子的睡姿,可接下来几天,异常不仅没改善,反而越来越明显——兵兵平躺时,头会不自觉地偏向右侧,哭闹时右侧眼眶还会轻微凹陷!


怀着忐忑的心情,林女士带着兵兵来到泉州市妇幼保健院(泉州市儿童医院)就诊。“孩子不只是头型不对称,右侧眼眶有凹陷,按压头顶时还会哭闹,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姿问题。”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刘少锋的话,让林女士的心瞬间沉了下去。经过细致检查,刘医生给出了初步诊断:颅缝早闭。


刘医生解释,宝宝的头颅并非“一整块骨头”,而是由额骨、顶骨、枕骨等8块骨头拼接而成,骨头之间的缝隙被称为“颅缝”。这些缝隙里充满弹性纤维,是大脑生长发育的“缓冲带”——婴儿出生后大脑发育速度极快,1岁时脑容量就能达成人的60%,颅缝会随着大脑体积增大逐渐变宽,直到青春期前后才会完全闭合。但如果某条或多条颅缝提前“锁死”,就像给快速膨胀的大脑念上了“紧箍咒”,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颅缝早闭”。


多条颅缝过早闭合 严重的或危及生命


“这个孩子是‘多发颅缝早闭’,不止一条颅缝闭合了。”刘医生进一步说明,大脑颅缝提前闭合限制了生长空间,颅内压力会持续升高,就像高压锅没了泄压阀。过高的压力会把颅骨压薄,有的地方甚至薄如纸片,还会推挤眼眶,导致眼球位置异常,看起来“眼睛一大一小”。更严重的是,大脑发育受限可能影响智力、运动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要精准判断颅缝闭合情况,必须进行头颅薄层CT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兵兵多条颅缝已闭合,颅内压明显升高,顶骨薄如纸片,眼眶也因挤压出现变形,必须尽早手术干预。


手术很成功。术后林女士惊喜地发现,孩子的头型变得圆润了,右侧眼眶不再凹陷,双眼大小基本对称,哭闹时也比以前更有力气。


□提醒:3个异常信号要警惕


刘医生提醒,家长可以通过3个信号初步识别孩子的异常,早发现早干预。第一,看头型,如果宝宝头颅前后狭长像“小舟”,或总是偏向一侧、两侧明显不对称,需提高警惕;第二,测头围,每月定期记录宝宝头围,若头围增长突然变慢(<1.5厘米/月),甚至停滞不前,要及时就医检查;第三,观反应,宝宝平躺时头总固定偏向一侧,或按压头顶时会哭闹、平时眼神发呆,也可能是异常信号。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别把颅缝早闭当成‘睡偏头’!”刘医生强调,“睡偏头”多由姿势不当导致,调整睡姿后会逐渐改善,但颅缝早闭是骨骼问题,必须通过医学干预才能解决,拖延可能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如果发现宝宝出现上述异常信号,一定要尽快到小儿神经外科就诊。”



编辑:林威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