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新闻详情

冲上热搜!科兴新冠疫苗停产,曾一年销售超千亿元

2024-01-11 来源:智慧海都

1月10日,#科兴新冠疫苗已停产#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第一。科兴生物产品咨询热线工作人员确认,目前该公司新冠疫苗确已停产。据了解,科兴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是国内最早获批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这款疫苗曾在2021年销售超千亿元,而随着新冠疫情的消退,新冠疫苗的销量也大幅下降。



工作人员确认:目前该公司新冠疫苗已停产


1月10日,一份落款为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中维”)的《停发新冠项目绩效工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流出,方案中提及,该公司新冠疫苗已全部停产,且无新冠疫苗产品销售。该方案一出即引发关注。


科兴中维是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科兴生物”)旗下子公司。据报道,1月10日中午,记者致电科兴生物产品咨询热线,工作人员确认,目前该公司新冠疫苗确已停产,如果还需注射该产品,得要询问当地疾控中心是否有库存。至于网传“停发新冠项目绩效工资方案”的真实性,对方表示不清楚,她只负责产品方面的咨询。据了解,目前国内各地还有多款新冠疫苗可注射。


科兴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 图片来源/科兴官网


曾在中国率先获批紧急使用


科兴中维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2020年6月在中国率先获批紧急使用,并于2021年2月在国内附条件获批上市,同年6月1日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审,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在60多个国家、地区获批紧急使用。截至2023年3月,克尔来福已在6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获批使用,在1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获批未成年人使用,全球累计供应量超29亿剂,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新冠疫苗之一。科兴也成为中国最大的面向国际市场的新冠疫苗供应商。


一名接种过科兴疫苗的市民告诉海都记者,她曾在2021年至2022年间,在福州晋安区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过三针新冠疫苗,其中两针疫苗的生产企业为北京科兴中维。

曾经的“疫苗之王”,年销售超千亿元


据公开消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法定代表人为尹卫东,由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联合香港俊领有限公司、科鼎投资(香港)有限公司等投资设立。


官网显示,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总部位于北京的生物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拥有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科兴(大连)疫苗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控股(新加坡)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兴中益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并在北京海淀、昌平、大兴及辽宁大连拥有四个产业基地。


2020年,科兴生物启动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制工作。2021年6月1日,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克尔来福”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也被公认是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新冠疫苗,而其生产研发主体就是科兴中维。


2021年,受益于科兴中维的新冠疫苗克尔来福的销量猛增,其母公司科兴生物销售额达193.75亿美元(约合1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94.36%,其中大部分营收来自新冠疫苗;实现净利润84.67亿美元,同比增长7572%。


但据科兴(股票名称科兴生物)披露的业绩数据,2022年,科兴实现销售额15亿美元,同比2021年的194亿美元出现大幅下滑;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079亿美元,同比2021年的85亿美元也相差甚远。不过,2022年,科兴非新冠业务保持增长。2023年中报显示,科兴上半年的销售额为1.404亿美元,而2022年同期为12亿美元,同比继续下滑88%,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克尔来福的销量大幅下滑。


多家企业“紧急刹车”,掉转资金使用方向


随着新冠疫情红利逐渐消失,多家企业“紧急刹车”,掉转资金使用方向。


2023年4月,康希诺控股子公司上海上药康希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传出“新冠疫苗生产基地停产”的传闻,相关人士当时回应媒体时表示,是基于新冠疫苗需求情况,公司作出的优化运营的决策。新冠疫苗的上市,曾在2021年帮助康希诺扭转亏损局面。2021年,康希诺年内利润高达19.07亿元。新冠疫苗对业绩的助推犹如昙花一现。2022年,康希诺经历业绩“变脸”:营业收入10.35亿元,同比减少75.94%,归母净亏损达9.09亿元,新冠疫苗销量大幅下滑是亏损的原因之一。


对于2022年业绩大幅下滑,康希诺称,报告期内,国内外新冠疫苗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较上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趋势,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增速放缓,且部分地区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康希诺新冠疫苗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因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对存在减值迹象的新冠疫苗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


2023年6月13日,万泰生物也发布公告,终止募资投资项目“鼻喷疫苗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借款,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该项目计划投资9.91亿元,其中使用募集资金6亿元,用于建设疫苗生产厂房及配套用房,并购置生产设备建设两条鼻喷新冠疫苗生产线,设计年产能为2.4亿剂。


对于项目终止原因,万泰生物表示,鼻喷疫苗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系公司于2021年结合当时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但该项目建设进度与产品上市时间不匹配,且自2022年末国家防疫政策调整后,我国已建立起较好的人群免疫屏障,万泰生物综合判断鼻喷新冠疫苗的市场需求量较原项目估计数量有所减少,已建成的年产能1亿剂的鼻喷新冠疫苗可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遂决定终止该项目的实施。


去年12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彭质斌介绍,近期JN.1变异株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上升,已成为主要流行株,部分国家疫情上升幅度较大。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处于低水平流行,JN.1变异株占比较低,但也呈上升趋势,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内优势流行株。JN.1变异株属于奥密克戎系列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认为,JN.1变异株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为低等水平,含有XBB.1.5成分的新冠病毒疫苗仍对JN.1变异株有效,尚未发现其有致病力增强的证据。


我国已经有多款XBB疫苗获批紧急使用,2023年6月,成都威斯克重组三价新冠病毒(XBB+BA.5+Delta变异株)三聚体蛋白疫苗(简称威斯克XBB疫苗)在一定范围内纳入紧急使用。2023年12月,神州细胞、康希诺、丽珠集团等公司也相继发布了新冠疫苗被纳入紧急使用的公告。


综合:新京报、每日经济新闻、极目新闻

编辑:肖肖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