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新闻详情

国内多地商场有了“父婴室”

2025-09-04 来源:智慧海都

N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报 深圳新闻网 央视新闻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在大型商超、游乐场所、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母婴室”——一个独立的空间里,有供妈妈哺乳、护理、给婴幼儿换尿不湿的各类设施。不过,因为考虑到给婴幼儿哺乳的需求,很多母婴室都有“男士止步”的标志,单独带着孩子出门的爸爸可能会因此有些不便。

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内的父婴室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朝阳大悦城等大型商场时发现,这些商场对原有的母婴室做了改进,有的从“母婴室”改成了“育婴室”,有的则新添了“父婴室”的标牌,目的都是为了让带娃出行的宝爸也可以使用育儿空间。实际上,不止北京,全国多地也有类似试点。


现场

众多宝爸带娃进“父婴室”


周末下午2时,在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内,来逛商场的亲子家庭不在少数,其中有不少是宝爸独自带孩子前来的。


循着商场的指引,记者来到商场三层童梦街内一处没有标识的育婴室门前。在记者蹲守的30分钟内,育婴室内几乎没有闲置的时候,先后有6个家庭进入了育婴室,而这6个家庭中只有一家是由妈妈单独带孩子进入的,有3家是宝爸和宝妈一同进入的,另有两位宝爸是独自带孩子进入的。记者观察到,宝爸们进出育婴室时神态自若,在育婴室内换纸尿裤、冲奶粉的手法也相当熟练。从育婴室门前路过的顾客,对于宝爸带孩子进出育婴室的举动,没人露出惊讶的表情,好像已经习以为常。


在咨询过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后,记者在商场四层找到一间“父婴室”,门外墙上“父婴室”的标识十分显眼。走进这间小屋,约10平方米的空间内,饮水机、热奶器、婴儿湿巾、纸尿裤等婴幼儿用品一应俱全,都可以供顾客免费使用。由于这间父婴室并不在儿童商品区周边,所以不少顾客还不知道,30分钟内仅有一位宝爸带着孩子进入。


北京惠多港购物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商场二至五层,每层至少设有两个母婴室供女性使用。而近期引发热议的“父婴室”,是今年4月专门响应顾客需求设立的,目前商场内仅有四层这一处是专门的父婴室。“此前有不少顾客现场或通过社交媒体向我们反映,说是现在宝爸带孩子来逛商场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使用母婴室不太方便,希望能为宝爸也设立一个使用空间。”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按她平日里的观察,商场客流中的亲子家庭不少,今年“六一”“端午”期间,来商场的亲子家庭占比高达70%,也确实有不少宝爸单独带孩子前来的情况。考虑到顾客的实际需求,商场将其中一处母婴室改为父婴室,以后将视实际情况和顾客需求再进行动态调整。

北京朝阳大悦城内新改造的育婴室


而在朝阳大悦城四层10号电梯附近,原先的“母婴室”如今已改成“育婴室”,门前标牌上一句“一间不只属于她的房间”的宣传语,让人耳目一新。记者看到,育婴室内设有单向玻璃门,分隔了哺乳室与换洗区,玻璃门上还贴有“男士止步”的标志。哺乳区可以为妈妈们保留私密空间,宝爸可以在外面的换洗台区域为孩子换尿布。约20平方米的换洗区内,室内洗手池、温奶器、护理台、沙发、电源插座等设施齐全。30分钟内有9个家庭进入育婴室,其中5个孩子都有宝爸相伴。


探访

“父婴室”成公共空间新标配


不止北京,全国多地也有类似试点。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位于宝安天虹购物中心的“父婴室”。门上醒目的“超级奶爸区”标识和亮着灯的蓝色奶瓶,让人一眼就能认出。室内则设施齐全,配备了冷热水、加热湿巾、奶粉冲泡区和放置台等。与之相邻的“母婴室”则空间更大,设有数个带帘隔间,为宝妈们提供了更多的隐私空间。


一位在门口等待的宝爸提到,除了天虹超市,深圳多个商场也陆续设立了类似的“父婴室”。


去年10月,上海有商场设立“父婴室”的消息,也一度引发热议。上海网友路杨在视频中,拍摄了普陀区长风大悦城商场内设置的“男亲子卫生间”。


据了解,该商场2楼及3楼均设有亲子卫生间,亲子卫生间内又被划分为四个部分——母婴室、女亲子卫生间、男亲子卫生间及儿童卫生间。其中,母婴室专门让妈妈用来哺乳、给婴幼儿护理;女亲子卫生间、男亲子卫生间则针对的是妈妈或爸爸带小朋友使用的不同场景来分别设置,儿童卫生间专门提供给小朋友使用。


该商场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苏骏介绍,2018年5月起,就已对外开放了亲子卫生间,其中引发关注的“男亲子卫生间”也就是网友们口中的“父婴室”,是为了满足独立带小朋友出行的爸爸可能存在的需求而设置的。


自由职业者霍先生说,平时多数时间由他照顾孩子。“像我家是个小女孩儿,之前去商场,比如换衣服、裤子,就发现把她带到母婴室或者男厕所都不合适,确实需要一个空间,所以我觉得在公共场所设置‘父婴室’挺必要的,但是公共场所空间毕竟有限,怎么既方便家长又合理设置是挺需要认真考虑的。”他说。


建议

鼓励男性更多参与育儿过程


“从母婴室改为育婴室甚至是父婴室,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中国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宗春山表示,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职场中,打破了传统的性别角色。以往“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已经满足不了今天社会的需要,男性在家庭和育儿过程中的角色正在重新定位。“从独生子女到二孩儿、三孩儿,不断演进的生育政策,也促使男性更多地参与到育儿中来。”宗春山说。


“母婴室本身是对女性的赋权,不可避免地对父亲有一定的排斥。但我们的社会也应该重新定位,更多地鼓励父亲多带孩子,多参与到家庭教育当中。”宗春山表示。


“如今我们的家庭结构更多元,除了父母外,家里的老人、兄弟、舅舅等诸多角色都会参与到育儿中,他们都可能带孩子出门,所以实践中确实需要有个育婴室。”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恽梅说,这样的改变也是在适应现代多样化家庭的育儿需求,让照顾者能够被看见和被理解。“虽然是很小的举措,但我很欣慰,能从这样的城市细节中看到人文关怀,这种细节才能够彰显我们在向儿童友好型社会转变。”



编辑:郭寿权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