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新闻详情

快递保价条款别沦为侵权条款

2022-09-19 来源:智慧海都


9月10日,杭州萧山的小刘通过顺丰同城业务寄送了价值8000元左右的20克黄金,并购买了价值8000元的保价服务。随后,小刘被告知该快件丢失。买了全额保价的小刘本应收到快递公司的全额赔付,但次日顺丰客服却表示只能赔付2000元。这一事件日前登上热搜榜首,引发了网友对快递保价规则的争论。

所谓的快递保价,就是给快递上个“保险”,投保金额即用户自己对快件的估价,也就是所谓的“声明价值”。如若快递丢失或损坏,用户可按照自己的投保金额要求赔付。如果没有投保,则按运费的数倍进行赔偿,具体数目各快递公司的标准不一。上述快递保价,无疑会让消费者心安,但名实不符,难免会让消费者心生芥蒂。

梳理媒体报道就会发现,近期,有多件用户寄递高价值物品,遭遇快递丢失或损坏只能获得少量赔偿。针对此,于快递行业而言,理应给予正视。保价条款不能成为套路消费者的条款,更不应成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

快递保价须恪守公平公正底线。根据《快递暂行条例》规定,快件延误、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对保价的快件,应当按照保价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对未保价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赔偿责任。市场监管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绝不能纵容,要督促企业依法行事,正确认知自身社会责任,依法依规履行保价约定。同时,各级消保委面对消费者的维权,要勇于出手,加强相关案件警示,切实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能力。

对于整个快递行业来说,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丢件赔付问题,无疑会对其信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行业发展。



来源:人民法院报 编辑:郭寿权

责任编辑: gsq

相关推荐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