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新闻详情

北京建设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泉州11户家庭“尝鲜”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

2025-03-11 来源:智慧海都

N北京晚报


今年年底前,北京市要在上百个街道建设居家适老化改造样板间。目前,首批9个样板间将在3月底前投用。记者探访发现,适老化改造已不再是装扶手、拆门槛那么简单,而是以巧心思让老年人身体、心理都舒服。


客厅

关注心理 “隐形扶手”减少老迈暗示


北京三里河样板间里的疗愈植物


很多人以为的适老化改造,是在墙上安装很多明显的扶手。但在设计人员看来,这是年轻人自己设想的,没有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


去年,北京甘家口街道三里河路9号院的住建部社区养老驿站结合日常需求,把老年人居家生活的不同场景融入适老化改造样板间中。最宽敞的活动空间现在变成了客厅,过去装在墙上的很多扶手也消失了,换成了一排柜子。


“扶手多了,其实会暗示老年人‘你老了’‘你腿脚不好了’,老人看到心情反而不舒服。”该样板间建设总负责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郝学解释。这排柜子大约85厘米高,正是扶手的高度,相当于是“隐形扶手”,减少了苍老感的暗示。


老年人心理是适老化改造不可忽视的因素。样板间的客厅里,架子上的十几盆水杯大小的花卉就有特殊功能。“这都是从无数种植物中找出来的疗愈植物。”选用这些植物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适老建筑实验室主任王羽举例,一种名为“碰碰香”的植物,叶面毛茸茸的,且叶片细腻,摸一下手上就会沾上香味。对于一些因病导致手指不太灵活的老人而言,触摸它可以帮助锻炼触觉,有助于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恢复;旁边的“绿色网纹草”的最大亮点就是极易养护,生命力顽强,从而帮老年人树立自信心。


卧室

科技加持 毫米波雷达感应日常起居


墙上安装的毫米波雷达监测老人是否跌倒


小小样板间,也是汇聚各种最新适老化理念、工艺、产品的舞台。


在北京三里河样板间的卧室中,一台负氧离子的检测仪很显眼,即使是房门大开、人员走动的时候,上面的数字依然能逼近6000。“这源于卧室墙面使用的负氧离子漆。”郝学解释,这种漆是由大自然中电气石制备而成的,电气石可以不断从正极捕获分子,强制分离出负离子,有益老年人健康。


旁边的床头柜也藏着玄机。大小、样式看似与普通床头柜没区别,但里面却装着一台空气净化器。


样板间里隐藏了空气净化器的床头柜


北京天通苑样板间墙上,一个跟瓷碗差不多大小的白色传感器使用了跟自动驾驶汽车相同的技术——毫米波雷达。通过毫米波雷达,可以监测老年人有没有摔倒,有没有正常起床。“以往的改造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其实也很在意自己的隐私,因此会排斥安装摄像头。”工作人员说,这种毫米波雷达不带摄像头,外界是看不到的,如果发现了异常情况,就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子女或物业工作人员。


记者探访发现,诸多样板间配备的智能家居开始为老年人“做减法”,把各种复杂功能归为一键完成。比如,门口的智能屏幕上,可以直接选择“睡觉”“起床”“离家”“回家”等模式,老年人选择了“离家”按钮,就可以一键关闭全屋的灯光。


卫生间

安全舒适 更方便老人自主洗漱


适老化卫生间


卫生间是老年人跌倒的重灾区,如何能变得安全舒适?


先从门说起。老人在卫生间发生跌倒后需要急救,如果门向内开,门扇容易被挡住;但如果向外开,平时会占用外部空间,里面的人开门时也可能撞到外面的人。三里河的样板间就在卫生间安装上了一款既可向内开,也可向外开的新产品。


天通苑的样板间里展示着不同型号、大小的扶手,安装位置格外讲究。比如,马桶一侧的扶手是帮助老人支撑站起的。但是,这个扶手需要严格安装在一侧身体的斜前方,大约要在马桶前的25厘米到30厘米,马桶中线距离扶手大约45厘米,太前、太后都起不到支撑的作用,反而容易摔倒。


适老化改造的浴室柜也有变化,洗手盆的下方悬空并采用凹入式设计,轮椅就能无障碍地推进去,方便老人自主洗漱。为此,镜面也专门向下倾斜一定角度,能让坐轮椅的老人看到镜子中的自己。


厨房

防范到位 烟感设备能自动关灶开窗


适老化厨房里的各种吊柜设计


厨房也是家庭装修的“大头”,适老化改造中如何兼顾舒适和划算?


负责设计北京朝阳区3个样板间和东西城样板间的今朝装饰适老研究院院长赵元辉以吊柜举例,很多老年人无法拿到吊柜里面的东西,所以现在的适老化方案采用了下拉式吊柜的设计。“相比价格较贵的电动吊柜,也有手动下拉吊柜,价格就从几千元下降到几百元。”


“燃气灶忘了关,一旦发生干烧,烟感警报发给子女,子女赶过来就比较晚了。”赵元辉介绍,经过燃气灶、油烟机、门窗等企业共同合作,烟感设备与家电联动起来。当检测到烟雾,除了警报,还会自动关闭燃气灶,打开油烟机,并启动窗户上的开窗机,快速打开窗户。


□相关新闻

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

泉州11户家庭“尝鲜”


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李莹)“嘀——”曾阿伯将手指轻轻按在门锁上,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响起,他家的智能门锁应声而开……随着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一系列智能化设备悄然融入了曾阿伯的生活,为他和老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与舒心。记者获悉,去年12月,泉州市印发《泉州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实施细则》后,鲤城随即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全区共有11户老年人家庭申请,近日,11户老年人家庭已完成改造并通过验收。


曾阿伯家住鲤城临江街道伍堡社区,今年80周岁,一家三代人住在一起,平常女儿上班、孙儿上学,只有曾阿伯和老伴在家。家里原本就有适老化改造的打算,去年12月了解到鲤城启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这项惠民政策后,第一时间向街道民政部门提出申请。


在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曾阿伯家的改造方案确定后,很快便有工作人员上门安装。“安装后,工作人员还耐心教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智能设备,再三叮嘱我们,有任何问题,及时向他们反馈。”曾阿伯连连称赞。


除了加装智能门锁,曾阿伯家重点改造了卫生间区域,新安装了智能马桶、防滑扶手、恒温淋浴器和洗澡椅等设施,让老人的日常如厕和洗浴更安全、便利。如今,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曾阿伯和老伴均已能熟练使用这些智能设备,享受科技给他们的老年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改造共花了16000多元,我们申请到了80%的补贴,算下来只承担了3000多元,省下了不少钱,政策真的太好了。”曾阿伯开心地分享道。


此次改造为鲤城全区范围内自主进行适老化改造的老年人家庭提供补贴,改造内容涵盖“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重点支持老年人家庭厨房、卫生间等整体改造。


“目前,我们已联合街道、社区对申请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的11户老年人家庭进行了验收。”鲤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验收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照每户改造档案展开了细致查看,逐项检查各项适老化基础设施是否安装到位,并现场询问老人对改造效果以及使用过程是否满意,全方位考量改造项目的实用性、安全性与舒适性,确保每一项改造工作都能切实解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海都锐评

为居家适老化改造“打样”


“小改造”承载“大幸福”,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舒心。近期,北京打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泉州鲤城11户家庭完成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为全国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如何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而居家适老化改造,正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投资于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对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的适老化改造专注于打造系统性的样板工程。在设计时全方位、深层次地考量老年人的身心需求,这是适老化改造理念的一大进步。在上百个街道建设样板间,为后续大规模改造提供了直观、可复制的样本,各地在改造时能依据样板间,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大大提高改造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泉州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同样亮点十足。在改善老年人居住条件的同时,也紧跟时代步伐,利用科技力量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适老化改造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模式,既降低了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成本,又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两地的实践为居家适老化改造“打了个好样”,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一方面,适老化改造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要从居住安全、生活便利、心理舒适等多维度进行设计和实施,真正做到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与科技应用,积极引入智能化、适老化产品,让老年人在享受传统居家温暖的同时,也能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通过提供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能有效推动适老化改造工作广泛开展。


期待更多地方借鉴这些成功做法,因地制宜推进改造,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家中拥有安全、舒适、便捷的晚年生活环境,让“家”真正成为老年人幸福的港湾。(一醉)



编辑:一醉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