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新闻详情

悼念郑怀兴老师:一曲烟波成绝唱,越韵尹语送先生

2023-12-20 来源:智慧海都

图片

郑怀兴旧照


2021年


在我首次拜访郑怀兴老师后几个月的某天,突然接到老师的电话,说有灵感来了已为我量身定做了一个剧本,不知我是否有兴趣。被天上掉的馅饼砸到的我马上兴奋地将喜讯分享到院里。当晚,开心到失眠……


2022年


春节的钟声随着郑怀兴老师剧本的定稿回荡上空。二十多次剧本的修改,细化到标点符号的精益求精,是郑老师一贯的严谨,也是老师对剧本的期望。


但2022注定是充满希望和遗憾的一年,原定2022年下地的计划,因一些突如其来的,不能算是原因的原因,在主创老师们的理解和牺牲下,排练时间后移到10月。然而这些无数努力和协调换取来的档期,又再一次为横空出现毫无必要的安排继续让路。


2022年,在期盼、等待、失望中黯然流逝。


2023年


排练的时间终于在院团大喜后得以确认。6月终于进入排练阶段。此时,郑怀兴老师已病魔缠身,无法亲临排练现场。韩剑英导演表示,郑老师的本子一个字都不会动,务必最大程度还原剧本。


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排练期间的演出毫无征兆地陡然增多,甚至出现一天5场演出或活动,剧组演员被密集的演出抽离。因为知道郑老师即便在病中依然挂念进度,面对几乎从未满员的排练现场,我一边尽力协调,一边不间断地向郑老师的家人汇报进程。


8月11日我赴莆田探望郑老师,同时汇报进展。离开时,郑老师虽身体不便但坚持送至门口。谁知挥别的那一眼,却是最后的一见……


图片


图片


12月13日下午,从王馗老师的朋友圈我看到了那至今依然无法接受的消息,脑子一面空白,意识剥离大脑。想一周前我才把第一次试演的录像发给郑老师,还在惴惴等待着郑老师的反馈,不想噩耗如此突然。脑袋里走马灯般地回放着郑老师的音容笑貌,发现和老师大部分的交流沟通都是围绕剧本。


当我意识到那位曾在剧目无法下地,创作资金可能被收回时安慰我“你已经尽力了,我理解你!支持你!每个戏都有自己的命运!你必定能如愿以偿的”、“不要难过,我理解你,我还想有生之年与你再合作呢”,那在困境中提醒我“除了家人和艺术,其他都不重要” 的慈祥老者从此离去,瞬间悲伤逆流,哀思如潮。


剧目试演时,郑老师家人曾组织多人来芳华观看演出,郑老师在演出后第一时间询问呈现效果,在得到所有前往观看的家人朋友们一致高度好评后十分开心、欣慰。12月14日在仙游吊唁现场,郑怀兴老师的家人向我透露,在我将试演视频发过去后,郑老师在家人的帮助下观看了。老师在看完后激动不已,热泪纵横。


剧目导演韩剑英先生在悼念文中写道:“与您谈论的剧本还未公演,分别时送的茶尚未喝完,老师却已驾鹤西去,阴阳两隔,让人无限哀思。痛惜!愿先生一路走好!”


图片


三年来,剧组一直把郑怀兴老师的牵挂、惦记和等待放在心上,全力以赴并一直期待郑老师身体好转后,能够亲临芳华剧院观看,但这个愿望永远不可能实现了!对郑老师的这份的愧疚,将伴我终身……


雾笼月迷,笔底精华成绝唱

烟波一曲,越韵尹语送先生


我相信在福建省文旅厅的关怀下,在所有主创老师和演职员们的共同努力下,《烟波迷月》必将成就精品,以告慰郑怀兴老师的在天之灵!


图片


致敬!哀悼!



作者:福建芳华越剧院 陈丽宇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