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琯头青芝山风景区的虎洞上方有一处醒目的摩崖题刻“忘了五月七日事么 彭城 张广苞题”(见上图)。历史上五月七日发生了什么事?彭城在哪里?张广苞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方摩崖题刻?
说来话长。“五月七日事”指的是1915年5月7日,日本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9日午后6时以前答复其向中国大总统袁世凯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否则武力进攻中国。
日本政府的二十一条要求是什么呢?
1914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帝国主义者乘此机会,出兵占领了原为德国势力范围的我国山东,并妄图进而独占我中国。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当面向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提出了五号“二十一条”秘密条款,其主要内容是:(一)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二)延长旅顺、大连(均属辽宁)及南满、安奉二铁路(分别为长春——大连,丹东——沈阳)的租借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东北地区南半部)及东部内蒙古的特权。(三)汉冶萍公司(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企业,统辖湖北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四)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第三国。(五)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日本在武昌与九江、南昌间及南昌与杭州、潮州(属广东)间有修筑铁路权,在福建有投资筑路和开矿的优先权。当时,袁世凯正阴谋称帝,急欲取得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支持,乃派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与日本代表秘密进行谈判。
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限袁世凯政府于两天内作出答复。5月9日,袁世凯除对条款第五号的一部分声明“容日后协商”外,都加以承认。5月25日,陆徵祥与日置益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于山东之条约》。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行径和袁世凯政府的卖国罪行,激起了中国人民大规模的反日爱国运动的浪潮。消息传出,我全国民众一片哗然,迅速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日运动。5月9日,北京总商会通电全国各省商会,忧患中国“权利丧失,国几不国”,警告国民“苟欲自列于人类,五月七日始,我四万万人立此大誓:共奋全力,以祝国家。时日无书,奋发有期。此身不灭,此志不死。特此哀电全国商会,请即普告全体商民,永存此志,勿忘国耻。”将五月七日定为“国耻日”,以示勿忘国耻,警惕帝国主义瓜分我中国的野心。
在这股爱国浪潮中,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教习石广权先生于痛慨之余,辍寝废食,集录日本帝国主义者数十年中祸我中国的大量事实以及朝鲜、越南亡国后的悲惨状况,编成《明耻篇》一书,意在教育、激励学生和民众勿忘国耻。是书由该校同学集资刊行,毛泽东也得到了一本。读后,他激动地援笔濡墨,在封面上题写了一首四言小诗:
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了,青芝山虎洞题刻的“五月七日事”,指的就是1915年5月7日的民国奇耻之事。那么,是谁在青芝山留下这个不忘国耻的警示岩刻呢?是彭城的张广苞。彭城暨现在的山东省徐州市,张广苞是当时驻守闽江口长门炮台的“闽口要塞司令”。1918年,他曾赋“咏长门诗一首”:
昔日从戎戍北国,
今朝跃马赴南疆;
海防若使遭侵扰,
定似法酋中炮亡。
张广苞,时任福建闽口要塞司令官,深知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全军覆没的奇耻大辱,明白自己守卫江防的责任重大,立誓用长门炮台群的大炮叫侵略者有来无回。诗言壮志,气吞山河。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持续遭受列强的侵略,签订了无数丧权辱国的条约,其中有几个条约,后果严重、影响深远。如今回顾,依然义愤满腔: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口岸,致使国家白银大量外流;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澎湖列岛,赔偿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口岸。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八国联军国家赔偿白银十亿两,丧失了军事、司法、海关、路矿、商贸、教育诸方面的主权,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915年,《中日民四条约》,是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变中国为殖民地的罪恶条款,是甲午战争以来对中国侵略的恶性发展。
1945年,《中苏同盟条约》,当时的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的条约,致使外蒙古独立,中华版图缩小180万平方公里。
中华民族历来不乏知耻而后勇的勇士。1915年5月,在湖南长沙,毛泽东——一位年轻而有抱负的学子发出不忘国耻的呐喊,与福建闽江口,张广苞——一位身经百战的要塞司令刻下的不忘国耻的拷问,遥相呼应,唤醒了一批又一批志士,发奋雪耻,振兴民族。
不久之后,毛泽东、蔡和森等学子在湖南成立了“新民学会”;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学子把《新青年》办到北京;蔡元培、鲁迅等一批北大学者高举新文化旗帜,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1918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黑暗中的中国带来希望的曙光,《共产党宣言》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在中国传播。1919年5月4日,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唤醒了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行动。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革命事业有了领路人。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知耻而后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把一个贫穷落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国,建设成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先进、国防强大的现代化工业国。今天,祖国的领土不再被侵略,民族的尊严不再被侵犯。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台湾还没有统一,钓鱼岛还被日本“托管”,银河号货轮被强行搜查、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南海上空军机被撞落、南海岛礁多处被侵占,华为公司被打压、新冠病毒被污名等等,这也是我们不应该忘却的“五月七日事”。
作者:林瑞霖 连江县党员教育培训 百人讲师团 讲师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