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2023十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简报》。简报显示,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今年十一假期(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4.42万场次,票房收入20.05亿元,增长322.14%;观众人数1180.35万人次,增长261.83%。
其中,旅游演艺演出2.14万场次,票房收入10.31亿元,观演人数851.32万人次,该类演出票房在总量中的占比达51%。
《长恨歌》《宋城千古情》《文成公主》.....
地域文化演出带动旅游消费
景区、园区、街区的演艺项目或以演艺项目营造新的旅行目的地,让文旅融合效应愈加凸显。
据数据监测分析,《长恨歌》《文成公主》《又见平遥》《宋城千古情》《知音号》等40个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入选项目,十一假期市场成绩亮眼,演出场次和观众人次占比分别达到假期旅游演艺市场总量的20.64%和26.59%。
《长恨歌》演出现场
旅游演艺项目在为游客呈现高质量视听盛宴的同时,也为旅游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拈花湾景区推出戏曲生活节和国潮巡游等双节特别版演出,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曲艺牡丹奖得主等名家名角参与其中。《印象大红袍》创黄金周演出场次和年度接客量两项新高,观众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2.6%。
旅游演艺体现出的强效文旅融合,使得更多地方特色文化纷纷围绕演出进行“打包”和整合。河南隋唐洛阳城推出一系列国风沉浸式体验活动;山东临沂双节期间推出省内首个大型古风沉浸剧场《琅琊风云》等。
音乐节市场持续下沉
无论地方政府牵头打造, 还是音乐节主办方主动进入,“音乐节+文旅”的综合带动效应已在五一假期中得到实效验证。因此,十一假期也有不少城市举办音乐节吸引游客。
十一假期音乐节市场的显著特征是更多在二三四线城市举办,江苏是假期里音乐节数量最多的省份,南京、常州、连云港、苏州、镇江、淮安等多地都有音乐节举办。
8天假期,江苏旅游总收入达到907.59亿元,在25省份中名列第一,纷至沓来的音乐节功不可没。
从市场总体看,虽然全国十一假期音乐节、演唱会场次和票房收入较五一假期有所降低,但其强劲的综合带动效应仍很突出。据初步测算,长假期间演唱会和音乐节等大型演出活动平均跨城观演率达到60%以上,跨省观演率超过45%,带动交通、食宿、游览和周边购物等综合消费超过20亿元。
来源:中国旅游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手机光明网、人民旅游
编辑:丁小燕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