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新闻详情

“甘肃麻辣烫”火出圈!

2024-03-14 来源:智慧海都

“曾经一口辣也不吃,

在甘肃一年硬是吃麻辣烫上了瘾”

“建议全国推广”

“什么时候开到我家楼下”

“唯一的缺点是外地没有”


最近,

“甘肃麻辣烫”火爆出圈,

不少游客不远千里,

坐高铁去甘肃吃麻辣烫,

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榜。



甘肃麻辣烫有多火?


甘肃麻辣烫在各大社交平台频频登上热榜后,相关话题高达上百个,视频播放量近10亿,目前热度还在持续上涨。



有博主从西安开了300多公里到甘肃天水专程打卡天水麻辣烫,“天水甘谷县的辣子可能是地球上最好吃的辣椒”。还有“南方小土豆”因为刷到甘肃麻辣烫的视频,跨越1668公里,转了3趟车到达甘肃天水,“第一次吃麻辣烫排那么久的队”。


当地在天水机场组织专车接送游客吃麻辣烫。有的店因为过于火爆,不得不休息一天备料。


不少眼馋却吃不到的网友也是纷纷留言:“到底是啥味啊”“什么时候能开到我家门口”。


甘肃麻辣烫有三绝


天水麻辣烫的精华不仅在于油泼辣子的浓郁咸香、花椒的麻麻清香,也在于粉条挂足汁水的诱人卖相.......而这样的灵魂,全都是天水本地的风物所成就的,在不少打卡视频里都有人提到宽粉、土豆、辣子这三个关键词。


如果说麻酱“奶盖”是东北麻辣烫的“身份证”,那浓墨重彩的油泼辣子就是甘肃麻辣烫的“勋章”。


甘谷被誉为“辣椒之乡”,因其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甘谷辣椒色泽光亮、肉厚油多,味道香浓。甘肃的油泼辣子只是外表“火热”,辣味却并不刁钻,以香为主,细品起来甚至还有些许的回甘。 


俘获不少网友的手擀宽粉是甘肃麻辣烫里的绝对“C位”。定西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土豆淀粉含量高、黏性足,由定西土豆淀粉加工而成的手擀粉,可以说是甘肃独家美食。店家用土豆淀粉和面、切条现制而成,晶莹透明的鲜粉久煮也不会混汤,入口劲道十足。与灵魂汤汁和油辣子一同入口,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神仙美味。 


除了各式土豆粉之外,切得薄薄的一抿就化的土豆片,用土豆丝团成球油炸的洋芋丸子,吸满了浓浓的红汤、入口爆汁,也是甘肃麻辣烫里必不可少的存在。


网友:甘肃麻辣烫真的香……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看到图已经坐不住了……



“陇上小江南”天水


天水麻辣烫的“出圈”绝非偶然,它是天水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所造就的,天水地处中国南北交界处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秦岭西端,既有北方暖温带的阳光又有南方湿润带的季雨。


四季分明的天水,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藏在莽莽万重山中的“陇上小江南”。


天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的故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丝绸之路的商埠重镇。良好的自然环境加上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孕育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历经千年经久不衰。除了最近火出圈的天水麻辣烫,新晋“顶流”天水浆水面,还有天水八大碗、呱呱、凉粉、黄馍、暖锅、锅鲰、馓饭等。


当然,在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还有佛国麦积山石窟、风景如画的仙人崖、祭祖圣地伏羲庙、流光溢彩的西关古城、陇右第一名刹南郭寺、千年道观玉泉观……


自3月11日起,天水羲通客运公司开通两条麻辣烫公交专线,在天水南站、天水火车站出站口拉起横幅,举着牌子,专门迎接来天水吃麻辣烫的宝子们,让游客恍惚间有种“新生报到”的错觉。


约上三五好友,

去吃顿香喷喷的麻辣烫,

再去麦积山石窟,

伏羲庙游览观光……

一碗手擀粉、一盘麻辣烫,

带动天水火热出圈。

与此同时,

加强市场监管更是必不可少。

我们期待,

麻辣烫这个小小的支点,

能撬动甘肃文旅的大杠杆!



来源:央广网、澎湃新闻、甘肃发布、秦州区融媒体中心、潇湘晨报、微游甘肃、人民旅游等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