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新闻详情

“拼车游”别说走就走,出行前须“约法三章”

2024-08-13 来源:智慧海都

每到假期,出门游玩便成了不少人的选择。如今,在跟团游、自驾游之外,“拼车游”正在悄然兴起。


赵某在某旅游App上发起前往西藏旅游的拼车邀请,钱某、孙某联系赵某,3人组建讨论群协商拼车旅游路线等事项,约定在拼车过程中产生的违章由3人平摊(后在旅途中改为由驾车导致违章者自行承担),路线为自石家庄驾车出发,途经青海湖U型公路——翡翠湖——独库公路——喀什——阿里——拉萨,行程时间约20天至30天,后案外人李某加入上述行程。


2021年6月9日,4人签订拼车协议,对费用及相关权利义务作了约定。同日,4人驾驶赵某的车辆自石家庄出发,按照上述线路旅行。车辆抵达拉萨后,案外人李某结清费用后离开团队。赵某、钱某、孙某3人继续拼车行至西藏林芝市后,钱某、孙某离开团队乘飞机返回南京市。赵某认为拼车行程未结束,双方协商未果,赵某诉至法院。


原告赵某诉请,判令两被告按约定支付返程油费、过路费4200元;违章罚款每人600元(共1200元);赔偿合同违约金5000元;赔偿原告独自驾车12天的风险疲劳补偿金10000元,共计20400元。


轻易拼车风险多 出游需“约法三章”。


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知名旅游专家刘思敏认为,拼车游是当前旅游出行市场多元化的一种表现。


主要满足的是,想体验自驾旅游、自己又没有车,或者旅游消费比较谨慎的人群。拼车游之所以会成为选择,一方面是成本上的驱使和考虑;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拼车的社交属性。出游者想在旅途中结识一些新朋友,有一些比较深度的体验。


刘思敏分析,在目前的条件下,拼车游本身可能隐含多重风险。他认为,拼车游最大的风险是交通安全方面的风险;同时,存在因为对“拼友”身份、背景不了解而导致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风险。


现实里,一些拼友的身份证都可能是假的。旅途中需提防抢劫、偷盗等情形发生,人身和财产方面有一定风险;第三个风险,是在旅途中容易滋生纠纷,不欢而散。不同人的性格、驾驶技术、消费习惯等都不相同,容易在旅途中发生矛盾和分歧。


刘思敏建议,如果想要选择拼车出游,一定要在出行前“约法三章”,重点在吃住行和交通安全方面做出清晰约定。倘若遇到矛盾纠纷,旅游者首先应好好协商,而后根据情况轻重,妥善解决。


如果涉及的金额比较少,旅游者可以互相宽容,协调解决;如果涉及纠纷金额比较大,则需要法律来解决,因此出游前需要固定好相关证据。同时,刘思敏特别提醒,拼车游之前,出游者应当尽可能为自己购买相应的出游意外保险。



来源:京报网、光明网、山西日报、人民旅游

编辑:丁小燕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