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
很多人都已经安排好了出行。
目前多条旅游航线的经济舱
已经售罄。
与此同时,
一些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
出现了在售的超低价机票,
甚至不少卖家表示
“机场建设费与燃油附加费全免”。
这些超低价机票能买吗?
首先,淡旺季差异。旅游旺季和节假日期间,机票需求量大,价格相对较高;而在淡季,机票需求量较少,价格相对较低;工作日与周末的机票价格也会有差异。
其次,不同航空公司之间竞争,影响机票价格。如果哪家航空公司推出了优惠活动,其他航空公司可能会跟进,导致机票价格下降。
第三,预订时间。一般提前预订机票价格更低,而临时预订就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第四,航司根据航班销售情况、上座率等对机票价格临时进行调整。
对于所谓内部价、大额优惠券的说法,一家机票代理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机票是有可能的,不过消费者买到的可能性很小。“这种机票航空公司放出不会太多,基本上是送客户,或遭到投诉以后平复客户情绪,又或是内部人员奖励,基本不会在市面上流通。”
此类商家大多是行业中屡禁不止的“黑票代”,所谓“无机建燃油费的特价机票”本质是将机建燃油费用加到机票中。这些机票的来源有很多,比较常见手法有低价尾单、里程兑换票甚至盗刷信用卡等,此类机票出票慢、舱位差,不仅退改规则苛刻,甚至有些机票无法出票,让旅客蒙受损失。
此外,一位机票代理公司负责人介绍,现在全平台代售的机票,各家差价不会很大,利润不可能支撑所谓的超低价和免机建燃油费。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提醒,消费者发现机票价格相差特别大的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存在风险。
陈音江表示,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机票,比如航司官网,正规旅游平台,遇到问题可以依法维权。打着销售超低价机票的幌子,遇到问题之后,往往很难维权。甚至向消协或者说有关部门投诉时,因为不是在正规渠道购买,有关部门可能都不会受理。
他认为,针对网上这种超低价机票情况,平台也要加强监管。如果发现违法违规,或者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给更多消费者造成伤害。监管部门不仅要查处相关账号,而且要对相应平台采取约谈、警告或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避免这种超低价的机票陷阱损害更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从消费者的实际反馈来看,
不少所谓超低价机票的消息并不可靠,
很可能遇到无法登机的情况,
大家一定要在官方平台购票~
来源:人民旅游
编辑: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