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日前,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暨“丝路印记:丝绸之路的商贸交流”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研讨会上,福建省文旅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福建博物院院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傅柒生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向观众展示了福建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古代中国海外交通史和中外交流史中,发挥着参与者与见证者的重要作用。
记者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0年,有力地加强了丝路沿线各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委员会共有委员单位72家,涵盖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以及冰雪丝路等线路上的重要文博单位。会上,主办方通报了丝路专委会2024年1—7月工作报告。同时经丝路专委会研究决定,递补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朱磊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关博物馆副馆长任华杰等八位同志为专委会委员,增补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博物馆为委员单位。
与会嘉宾在会后继续参加“丝路印记:丝绸之路的商贸交流”学术研讨会。云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樊海涛,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朱磊,鄂尔多斯市博物院院长窦志斌,福建博物院院长傅柒生,宁夏固原博物馆馆长张强,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马显冰等学术代表,先后就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特点,围绕丝路商品的跨境流通和贸易活动,分别作了题为《南方丝绸之路与云南滇青铜文化的对外交流》《倚海观香——南海丝绸之路与海南沉香贸易》《鄂尔多斯在草原丝绸之路上构建中的重要性》《海上丝路的史记与闽声》《固原丝绸之路中的贸易痕迹》《“南海1号”出水菊瓣式小瓷碗的外销特点与用途讨论》的交流报告。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