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臻 文/图
10月21日晚,第九届福建艺术节开幕典礼在福建大剧院举行,拉开了三年一届艺术盛宴的帷幕。本届艺术节荟萃戏剧、音乐、舞蹈、杂技、曲艺、美术、书法等多种艺术形式,荟萃出一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艺术节将持续至11月15日。
与以往的开幕大戏不同,本届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以“福地繁花”为主题,荟萃了福建近年来艺术创作的代表性成果,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闽派”特色文艺新时代新形象。翻开第九届福建艺术开幕式节目单,不难发现,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们正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
荟萃八闽艺术 邀约观众感受艺术的魅力
弦管袅袅,古韵悠悠。起源于泉州的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南音与钢琴《梅花操》节目让古老南音与钢琴和谐共鸣。舞剧《丝海梦寻》向世界传递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美好愿景。
舞剧《花儿与海》邀约观众探寻28年来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奋斗征程,聆听闽宁携手、摆脱贫困的感人故事。高甲戏《围头新娘》源于“海峡第一嫁”的真实故事,传递两岸同胞追求和平、建设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景。
周虹、苏燕蓉、陈娟娟、黄艳艳、郑全、孙砾、林子豪、杨帅等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等奖项获得者联袂演出,上演了闽剧《生命》《过崖记》、歌仔戏《侨批》、莆仙戏《踏伞行》、越剧《唐琬》、歌剧《与妻书》等精彩节目,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绳技是省杂技团的传统保留节目。国际杂技金奖的杂技《古韵新声——绳技》将演出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节目将绳技与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巧妙融合,充分展现了杂技“高、惊、奇、险、美”的特点。
“通过我们的编排组合,活动也荟萃了八闽艺术。”开幕式导演谢南说,这台晚会集中了音乐、舞蹈、戏曲、杂技等,虽然每个节目都只有短短几分钟时间,也希望通过大家编排,让观众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丝海梦寻
《唐琬》
《花儿与海》
南音与钢琴《梅花操》
《古韵新声——绳技》
高甲戏《围头新娘》
让“跟着演出去旅行” 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
艺术节是一个高能级的平台,也是一块试金石。办节并不是重复,而是要在早先的基础上不断提质升级、不断自我超越,做名家云集的码头,也做佳作迭出的源头。35年来,福建艺术节从每五年举办一届,到现在三年一届,已成功举办8届,对福建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繁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重要的牵引和推动作用。
“创新、惠民、融合、共享是本次活动的关键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文艺+百业”做热做火艺术节, 引领推动“闽派”特色文艺蓬勃发展的同时,让“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文旅消费新风尚,撬动文旅经济发展。艺术节期间,主办方推出了推出“集票”换景区门票、观演现场打卡盖章等“新玩法”,解锁文旅融合“新体验”;策划推出“跟着戏曲游福建”等文旅融合旅游产品,创新打造“艺”游线路产品;在剧院、景区等设置文创摊位、市集,推出非遗研学、戏曲体验课等,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
此外,闽台文化交流板块是本届艺术节的一大特色。本届福建艺术节共配套开展7场闽台文化交流活动。其中,“琴深诉说祖国情”闽台艺术青年音乐会将于10月23日在福州闽江之心举办。来自金门、马祖、台湾本岛的音乐人与大陆音乐人奏响两岸艺术合声;闽台青少年街舞展演活动将于10月27日开启,30多名台湾岛内青少年街舞团队来闽与大陆青少年同台竞技;“匠心意蕴”闽台文创周将于11月8日—12日在福州举办,届时近30名台湾文创业者来闽与大陆文创业者共同开展文创市集、公益竞拍、艺文展演等活动,推动闽台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编辑:戴艺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