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近日,多家OTA平台发布端午出游趋势预测,除了短途周边游占主导,“新中式”旅游方式成为热点。同程旅行报告称,“新中式”旅行方式包括历史博物馆参观、非遗文化体验、历史文化景区打卡等。
“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研学微旅游系列公益活动的第三站,以非遗文化体验为主线,邀约15组家庭一起走进福建莆田,到春晖木雕艺术馆,感受巧夺天工的闽人智慧;去莆仙戏传习所,体验非遗莆仙戏文化的魅力。活动将于6月8日开启,限报15组家庭,每组家庭仅限1大1小,共计30个名额,额满即止。
以刀代笔 方寸之间传递东方意蕴
莆田木雕是中国木雕四大名雕之一,以立体圆雕、精微细雕和三重透雕等工艺而著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春晖木雕艺术馆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春辉创建,是莆田市首家民办木雕博物馆。“到春晖木雕艺术馆,一定要看看巨型木雕《清明上河图》。”春晖木雕艺术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郑春辉老师的作品与其他的山水雕刻所不同的是:郑老师是在结合莆田传统木雕技法上,以自有的创新技法根据材料的自然形态,通过木料凹凸不平的块面还有它起伏的轮廓线,以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在作品上将诗、书、画的神韵融入其中,来表现山水画的空间意境。
据介绍,《清明上河图》长约12米,成功创造“世界上最长的木雕”吉尼斯世界纪录。更让人惊叹不已的是,该作品两面分别雕刻着北宋张择端和清宫画院绘制的两版本,山川、城墙、街巷、店铺生动地浮现出来。整件作品中雕得最细的地方是只有3毫米的绳索,这根绳索是在直径近4米的圆木里通过镂空雕,掏空雕出来的,凑近一看,绳上的纹路纤毫毕现。
而《千里江山图》也是本次逛馆不能错过的一幅作品。该作品材质为台湾桧木,长12米,立体展现了王希孟笔下千里江山的雄伟辽阔。在春晖木雕艺术馆内,还有很多题材的木雕作品,如展示脱贫攻坚成果的《闽乡多锦绣》,体现八闽红色文化的《光辉闽西》,全方位展现木雕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
古建+非遗 沉浸式感受莆仙戏
坐落于荔城区的三清殿,被誉为“江南古建之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莆仙戏传习所利用三清殿西岳殿(粉镜台)天井戏台,打造沉浸式莆仙戏实景演出场景,在这里,古建筑群的静,传统戏曲的动,开启了碰撞、融合。
“市民可以在这里,逛国保古建、对话国家级非遗,感受不一样的莆田文化和旅游新体验。”莆仙戏传习所经理黄莹说,三清殿莆仙戏传习所于2021年建立,是综合类公益文化场馆,以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莆仙戏为核心目的,在保护古建筑的前提下,构建出融观赏、体验、学习、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新生态。
为了让更多市民能近距离感受“宋元南戏活化石”的魅力,传习所也会不定期开展公益演出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古色古香的古建空间内,近距离欣赏千年莆仙戏艺术。此外,在三清殿的西岳殿内还设有演员妆造体验、曲牌展示、工尺谱、乐器演奏、道具砌末、拍曲教学、戏服试穿、脸谱临摹等项目,吸引着市民、游客。
相关链接:
“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研学微旅游系列公益活动流程
9:30 莆田动车站出口处集合;
10:00 抵达三清殿;
10:00-10:30 参观莆仙戏展示空间,了解戏剧乐器,了解“生旦净末丑”,认知行当的造型和服装;
10:30-11:20 经典折子戏欣赏,同台互动,扮演剧中人;
11:25-11:35 前往兴化府历史街区;
11:40-12:10 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莆田红团制作技艺(按家庭参与);
12:15-13:30 品尝莆田特色小吃(报名者自理费用);
13:30-14:00 参观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
14:00-14:30 前往莆田美术馆;
14:30-15:10 观看百米木雕《京杭大运河》雕刻过程,沉浸式感受百米木雕;
15:10-15:25 前往春晖木雕艺术馆;
15:25-16:00 近距离观看世界上最长的木雕《清明上河图》,感受大国工匠的匠心传承;
16:00-16:40 乘车前往莆田动车站,活动结束。
(以上时间安排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报名者须自理出发地至莆田的往返动车票及当日午餐。)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