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臻
非遗火壶表演、国粹变脸、水上瀑布焰火秀、城墙光影秀……8月8日,“四季如歌游龙岩”·“来了就是客”古韵汀州消暑奇妙夜活动在长汀启动,为游客打造一个充满惊喜与欢乐的消暑胜地。
近年来,福建龙岩长汀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红色、历史、客家、生态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名城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让游客见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古城。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长汀共接待游客466.0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12亿元。
催生文旅爆点 以“出彩”促“出圈”
“一江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说的是古城的地理风貌,更是特色文旅资源。多年以来,长汀持续开展“一江两岸”建设,紧紧围绕汀江做好文旅文章。夜幕降临,汀州古城汀江之上,从梅林大桥至太平桥的水道两岸灯光璀璨,一艘艘古色古香的画舫游船从惠吉门“汀江码头”启航,载着游人领略汀江夜色的无限风光。
“一江两岸·夜游汀江”项目作为古城文旅特色引爆点之一,自项目开放以来,成为夏日游客打卡长汀热门目的地之一。“长汀的景色真的很美,特别是夜游汀江这个旅游项目,充分展现了汀州古城的特色。”12日晚上,福州的江女士带着孩子体验了夜游汀江后赞不绝口,她说,这段约40分钟的旅程让她仿佛穿越千年。一江两岸的古城古建静静伫立,展现了汀州城“古”与“今”、“旧”与“新”的和谐交融。而《汀州船说》主题3D水幕电影更是将汀州古城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们一路上都能感受到这里在用心发展文旅。”
“近年来,长汀聚焦文化底蕴最厚重、文物留存最丰富的一江两岸,集中项目、资金投放,聚力打造古城墙、店头街、三元及第、八喜馆、汀州试院、卧龙书院等一批明星亮点。”
长汀县旅游发展中心主任赖萍表示,除此之外,长汀培育溢满乡愁的丁屋岭、风景优美的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中复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景区景点,推出“夜游汀江”、1969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夜游项目,丰富新业态,增加新体验。这些项目也成为游客的新宠。一个个单一旅游爆点的增加,也为长汀文旅经济注入了新的动能。
推进文旅融合 让“流量”变“留量”
吸引“流量”不难,但打造“留量”不易。“网红”变“长红”,一字之差,背后却有很多工作要做。 记者从长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获悉,通过深挖红色、历史、客家、生态等资源优势,长汀大力发展名城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特色文旅品牌,积极扩大对外合作“朋友圈”,持续提升文旅影响力。同时充分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品牌作用,办好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汀州国际文化交流节,弘扬活化路易·艾黎、飞虎队等宝贵精神财富,让世界看见长汀、了解长汀。
“长汀旅游火爆来之不易。”长汀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鲁卡说,近年来,长汀从优化服务、补齐短板、诚信建设三个方面不断完善软硬环境,持续提升文旅承载力。在2024年长汀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到,2024年长汀县将继续提升文旅含金量。其中包含了改造提升八喜馆、大夫第等沉浸式网红打卡点,加快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等配套设施,鼓励新建新评、升级改造星级酒店、特色民宿,提升旅游承载力。同时积极开发“古韵汀州”旅游商品,积极培育演艺、非遗、文创等文旅消费新业态,推动“旅游”+“古城人文”“红色研学”“美食康养”“演艺赛会”全域融合发展,打响“客家首府·大美汀州”品牌。
“下一步,长汀将继续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康养+’战略,挖掘生态人文特色资源,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精心塑造特色风貌,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长汀县委副书记、县长吕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坚持把文化资源转变成可感受、可体验、可互动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努力把长汀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强县。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