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新闻详情

首届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举行!台北女孩来学艺

2023-08-21 来源:智慧海都

“吉日良时来娶亲,拜别父母养育恩,今日过门从孝顺,双竹透尾发万金。”在首届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暨暑期集训营活动中,来自台北的“实习喜娘”陈筱婷用闽南语分享了台湾婚俗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句联以及12件彩礼的含义。


为期3天的首届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暨暑期集训营18日在“中国喜娘文化之乡”福州市闽侯县落幕。对喜娘文化感兴趣的陈筱婷,前来观摩了广东佛山、福建省内各地上百名“喜娘”带来的传统婚嫁习俗。


8月17日,在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暨暑期集训营活动中,台湾青年陈筱婷用闽南语分享了台湾婚俗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句联以及12件彩礼的含义。 中新社记者  李南轩  摄


8月17日,在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暨暑期集训营活动中,台湾青年陈筱婷用闽南语分享了台湾婚俗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句联以及12件彩礼的含义。 中新社记者 李南轩 摄


8月17日,福州市喜娘协会团队在首届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上展演传统的婚嫁习俗。 中新社记者  李南轩  摄


8月17日,福州市喜娘协会团队在首届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上展演传统的婚嫁习俗。 中新社记者 李南轩 摄


8月17日,广东喜娘团队在首届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上展演传统婚嫁习俗。 中新社记者  李南轩  摄

8月17日,广东喜娘团队在首届福建省喜娘文化交流大会上展演传统婚嫁习俗。 中新社记者 李南轩 摄


陈筱婷说,岭南文化、闽都文化和台湾文化有着共同的文化积淀,此次活动中展示出的醮子礼、上头礼、拜堂礼、敬茶改口礼、添花、撒缘钱等婚俗,都是对家庭的期许和延续,希望新人过得好,平安顺遂,“这些美好的期望,两岸都是一样的”。


“喜娘”在福州方言中又被称做“伴房嬷”,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是福州民间传统婚礼中不可或缺的婚礼司仪。在福州的传统婚礼上,“喜娘”带领着新人完成诸多婚俗礼仪,并押韵地唱出吉祥话,为新人送去祝福。2017年,“喜娘习俗”被列入第五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


在福州喜娘圈内外,“陈氏三姐妹”尤为出名,吸引不少境内外“粉丝”前来拜师学艺。“陈氏三姐妹”之一的陈香兰表示,此次对陈筱婷进行授课教学后,发现喜娘文化在台湾保留得也很完整。“新冠疫情过后,两岸恢复正常交流,我觉得这次跨地区的喜娘文化交流不能少了台湾地区,所以对她们发出了邀请。”


在陈香兰看来,此次活动提供一个跨地区的交流合作平台,也是希望广大“喜娘”能更好地携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共话两岸同根同源。


此次活动中,民俗专家、高校艺术类和历史类学者受邀就传统文化、文史常识、“喜娘”喝彩、品德修身等方面进行授课。福州市喜娘协会会长陈夏玉认为,作为传统习俗的传承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做到守正不守旧。


此次活动也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提高“喜娘”的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经营。陈夏玉表示,今后将借助闽都喜娘文化传习所这一“福州市非遗传承示范基地”,持续提高“喜娘”从业者的素质,让传统和现代交融,促进喜娘文化传承与传播。


来源:中新网福建

编辑:梁渠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

文章不错,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 已有条评论
返回顶部
海峡都市报官网归海峡都市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海峡都市报社书面授权,
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闽ICP备07502384号]
Copyright © 2022 海峡都市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