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30岁的洪亚平,一天三趟,用摩托车载着患病的母亲寻遍名医百方,40多年后,70岁的洪亚平,每天凌晨5点就骑着“小电驴”到离家4公里的菜市场买鲜肉,只为让百岁老母亲能喝上瘦肉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洪亚平对其母亲的悉心照料在海沧新阳街道的下陈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洪亚平搀扶着100岁的母亲
清晨6点多,100岁的黄执已经吃好了早餐,而70岁的儿子洪亚平,要么在帮母亲按摩,要么在帮母亲清洗衣服。而这些场景,在下陈村早已不是新鲜事。
下陈村隶属于海沧区新阳街道,村庄对面1公里处,就是漳州角美镇的新岭村。
每天凌晨5点,洪亚平骑着电动车,到4公里外的角美镇菜市场买新鲜的肉菜。到家后,将猪肉剁碎,或炖汤,或炖成软糯方便吞食的“咸肉”,再连同出门前煮好的稀饭,一起端到母亲的房间,让其食用。
趁着母亲的吃早餐的时候,洪亚平会打扫一遍房间,将母亲换下的脏衣服洗好晾晒。“冰冻的猪肉她不吃。”洪亚平说,母亲很“挑食”,下陈村没有菜市场,猪肉摊上午8点才会来,母亲等不了。
如今,黄执的吃喝拉撒都离不开儿子。早上6点吃稀饭、中午11点吃干饭,傍晚5点是晚餐时间,偶尔吃面条,每天必须喝瘦肉汤或排骨汤。对于母亲的饮食习惯,洪亚平再熟悉不过。
在洪亚平的儿子洪碧峰看来,父亲对奶奶可谓是有求必应。“前天,奶奶说要吃面,老爸大中午就骑车到角美去买。”
洪亚平的房间与母亲的房间隔着一条走廊,距离约2米多,担心母亲半夜要起床上厕所或喝水,洪亚平这数十年来夜里睡觉从不关房门,这样,母亲叫他他才能听到。
对于母亲的病,不善言辞的洪亚平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隐约记得在母亲50多岁时就一直自称浑身疼痛。从那时候起,黄执便开始了寻医之路。漳州、晋江、集美……远的叫车去,近的洪亚平则骑车载着母亲去。
自打洪父去世,黄执的病也越发严重。有时候疼得满地打滚,情绪不好时,轻则冲家里人乱发脾气,重则还动手抓伤人。然而,在当时也没有哪个医生能确诊黄执的病症,而洪亚平为了母亲,只能不厌其烦的载着她看病,还曾在一天内三次载着母亲去看病。
直到黄执85岁时,洪亚平听人介绍,去了仙岳医院就诊,才确诊是忧郁症。治疗后的黄执虽然精神情绪都不错,但因年岁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也差了很多,整天只愿意躺着,腿脚不灵活了。
三年前,洪亚平做了一个心脏手术,住院半个多月,在洪亚平入院前,洪碧峰就做了安排,特地请假在家照顾奶奶。洪亚平出院时第一句话便是问儿子:“你奶奶有得吃吗?”这让洪碧峰听了很心疼,而洪亚平的妹妹洪梅桂听了当场掉泪。“有哥哥照顾我们很放心。”嫁到集美的洪梅桂,如今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有个90多岁的婆婆要照顾,平日里还要接送孙子上下学,她深知照顾老人的不易。
洪碧峰说,父亲当时是担心自己煮的没法让奶奶满意,因为一直以来奶奶的饮食起居都是父亲在照顾,也只认可父亲。而父亲对奶奶的好,洪碧峰看了深有感触,在工作之外,洪碧峰夫妇俩也会力所能及的帮父亲分担些家务。